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听
□侯发山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爷爷和奶奶一辈子没有红过脸、拌过嘴,是方圆几十里公认的模范夫妻。特别是爷爷,尽管受“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的影响,也从未慢待过奶奶,对奶奶宠爱有加,使得认识奶奶的小脚女人们既羡慕又嫉妒。他们结婚前又没见过面,直到入洞房才认识,难道是奶奶的运气好?非也,这缘于太姥爷的“打听”。

    在河洛地区,女孩找婆家,都先要“打听”一番,“迂回曲折”,从侧面了解男方的家庭、人品、喜好等,若是认可,不出意外的话,大局已定。当然,因为打听时,一般都是打听男方的亲友以及左邻右舍,而“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又是传统的习俗,所以,打听来的多是溢美之词,多是褒扬、赞颂。不管怎么说,得到个“心理安慰”也是不错的。毕竟还有后续,双方父母见面,男女双方互换礼物,经过多轮“磨合”“商讨”,才一步步走进婚姻的殿堂。

    奶奶说,太姥爷“打听”了三回,就决定把她嫁过来。

    “三次就决定一辈子的婚姻大事?太姥爷过于草率了吧?”我心里存疑。

    奶奶撇着没牙的嘴,笑了笑,说:“还是一天内打听三回。”

    这样也太快了,速度不亚于一见钟情。我更加吃惊,有点匪夷所思。

    奶奶说:“那天,天不明你太姥爷来到侯家大门外‘打听’,晌午又来一次,晚上又来一次。”

    “啊?太姥爷都打听到了什么?他都问了哪些人?”

    “他谁也没问。”奶奶说,“天不明,你太姥爷听到的是侯家的读书声;晌午时,听到的是孩子们的笑声;到了晚上,听到的是纺花声。”

    我恍然明白,太姥爷“打听”来的“三声”,得到的是侯家良好的家风:琅琅的“读书声”,说明侯家人爱学习,是“耕读传家”的家庭;“笑声”,说明侯家人丁兴旺,相处和睦;嘤嘤的“纺花声”,说明侯家人勤奋,不懈怠。

    可惜,“打听”演变到了今天,已经有些变味,很多人不是“打听”男方的家风,而是“打听”人家的家底:城里有没有房子,有没有全款买的车子,有没有正儿八经的工作,父母有没有养老金,是不是独生子……这样“打听”来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你太姥爷当晚回来,就喜滋滋地对我说,妮儿,这家人中!”奶奶说这话的时候,还像初恋的少女,一脸娇羞的样子。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爷爷感慨地说:“为啥男人娶妻叫娶新娘?因为娘老了,要找一个替她照顾男人的女人。新娘,新娘,就是新来的娘,是个男人都应该对她好。”

    奶奶接话道:“既然当了人家的‘娘’,能对‘儿子’不好吗?”

    爷爷扬手作势要打奶奶,奶奶笑着躲开,满脸的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故乡的月光
漫步山谷
卢氏一日散记
打听
故园秋深几许
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