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文出海掀起“文化共创”潮流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翻译传播体系逐步完善,IP全球化稳步推进,海外平台和社群生态日渐活跃……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亮点纷呈,正突破单一的内容传播模式,走向共创与开拓世界文化新形态的崭新阶段,逐渐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优质内容是基础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网络文学的价值正得到多方认可。在国内,2024年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首次把网络文艺单列,并评出10部优秀作品,其中包括《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滨江警事(第1部)》《我们生活在南京》3部网络文学作品;在国外,继2022年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后,2024年又有《我们生活在南京》等10部作品被收录,此外还有多部作品入藏意大利作家联合会、英国查宁阁图书馆等欧洲文化机构。

    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2025)》(下称《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读者总量占全球80%,市场份额超50%,北美地区约占30%,欧洲、拉美等地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女性读者较多的东南亚,女频作品颇受欢迎;在东亚,日韩读者拥有丰富的类型文学阅读经验,更青睐新奇的世界设定与复杂的人物设定;在欧美,男频作品占有较大比重,修仙、玄幻、都市、奇幻冒险以及推理悬疑类作品较受欢迎,修真类题材在北美广泛流行。

    海外传播效果突出的网络文学作品大多融合了世界共性与中华特色。《报告》提到,这类作品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具有普世性的共情点。如《全职高手》凭借全球玩家共有的网络游戏经验诠释荣誉感与团队精神,全球累计阅读量突破1.3亿次。二是具有独创性的设定体系。如《诡秘之主》首创“扮演法”与序列升级体系,英文版阅读量超过6000万次,在欧美市场反响强烈。三是凸显中华文化符号。如《天道图书馆》以“尊师重道”为核心,结合书院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特有精神内核,其翻译版本已覆盖10余种语言,海外阅读量超1.8亿次。

    联动拓宽传播渠道

    《报告》显示,目前,文本翻译传播是中国网络文学传播的主要形态。随着WebNovel(起点国际)、TapRead、iReader、Fizzo等中国网络文学平台海外站点的设立,大规模的在线翻译传播得以实现,“全球追更”成为可能。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网络文学实体书已传播约5000部,电子书累计传播近13万部,以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为辐射点,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线翻译的电子书是文本翻译传播的绝对主体。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网络文学突破了人工翻译时代的效率和规模限制。目前,多数平台的翻译作品中,AI翻译比例已超50%,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逾九成。起点国际的AI翻译作品数量已达7200部,占其中文翻译总量的七成以上。

    向境外授权纸质出版,依托自有海外网站翻译国内平台作品,向海外公司自主运营的阅读平台进行内容授权是中国网络文学文本出海的主要方式。在文本出海之外,影视剧、微短剧、动漫等IP改编,有效扩大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范围。在海外风行的C-drama(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剧),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可视化传播载体,更成为全球文化品牌,在世界IP文化圈占据重要位置。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看来,中国网络文学IP出海的核心路径之一是在多模态协同背景下,以网文IP内核为辐射原点,向有声、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衍生品等领域平行拓展,构建“一源多用”的全生态出海格局。例如《凡人修仙传》就采取了“网文小说—有声—动画—游戏—改编剧”联动的IP出海策略。“动漫热播带动原著阅读量增长,手游上线又反哺动漫播放量,不同模态间相互导流,多模态协同产生的‘共振效应’值得关注。”李玮说。

    进入“叙事出海”新阶段

    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积极开拓世界文化新形态”。《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成功构建本土化创作生态,并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参与全球流行文化演绎,引领通俗叙事创新,已成为推动全球文化共创、开拓世界文化新形态的重要力量。”

    在构建本土化创作生态方面,起点国际的经验值得借鉴。作为阅文集团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在海外以本地语言运营网站,仿照起点中文网的成熟机制,形成内容付费、作者签约、读者互动全链条,吸引大量海外创作者加入。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培育50万名海外原创作者,累计产出77万部原创作品,涵盖15个大类、100余个细分类别。本土创作者的加入意味着网络文学在海外实现了在地化再生产,稳定的内容生态也推动网络文学进入全球文化产业的循环体系。

    在创作方面,创作潮流的相互影响和激荡,让中外网络文学置身于世界性的网络空间场域中,网络文学也成为富于世界性的文学形式。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模式的跨文化传播,推动世界通俗文学的叙事方法创新。继“作品出海”“机制出海”之后,进入“叙事出海”新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符号也正进入世界流行文化体系。美国作家的作品《Cultivation Online》直接以中文命名角色,书写“天道轮回”;印度作家的作品《Walker of the Worlds》融入“阴阳五行”;英国作家则在作品中将“哈利·波特”与“孙悟空”并置,把中国玄幻小说中的“宇宙”概念与西方科幻架构结合。通过跨文化转译与转化,中国文化元素以网络文学的形式进入世界流行文化体系中,激发了全球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表示,网络文学为构建世界文化新形态作出了独特贡献。其连载式、陪伴式的创作机制,注重想象力和可读性的叙事艺术,被海外文学创作者广泛借鉴。网络文学IP改编产品,不断打破国界、语言、文化壁垒,成为世界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鹏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笔拾人间烟火 文封岁月暖凉
网文出海掀起“文化共创”潮流
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应答
像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坚持阅读,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