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拾人间烟火 文封岁月暖凉
——读李娟散文集《记一忘三二》
作者:孙玉晔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时光如长河奔涌,卷走无数记忆的碎片。我们伫立岸边,如何留住那转瞬即逝的珍贵片段?作家李娟以《记一忘三二》为名,以36篇随笔完成一场深情的回望。她的笔触举重若轻,把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瞬间一一记录,编织成一张温暖的记忆之网。

    李娟尤其擅长捕捉母亲活色生香的日常片段:为给女儿起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她翻烂字典,选了“娟”字,结果发现“李娟”在全国有24万人;她不远千里从台湾背回一编织袋旅行纪念品后,发现与阿勒泰超市卖的一模一样;看了阿勒泰的大雪,她惊叹:“老子真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却在一个月内,被刷新三次“最大的雪”记录;她抱怨家里没一个让她满意:一边是李娟不婚不育,一边忙着给家里的狗“计划生育”;她给牛喂最好的粮食,被村民笑她是个“假农民”……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拼凑出一个倔强、鲜活的母亲形象。

    36篇随笔不只有人间烟火,还有动物的喧哗与灵动。《大院记》像一场动物们的合欢:她家的鸡能飞到房顶和树梢,家门口的树上都落满鸡;猫咪不捉自己家老鼠,专门跑到邻居家捉回家玩,玩着玩着,老鼠干脆在她家安居乐业;一场山洪过后,妈妈为丢失的鸭子伤心不已,没想到它们竟在第二天完好无损地回了家;家里狗太多,多到妈妈出门时,众狗狗们前呼后拥,左吠右跳……所以,有读者问李娟,人的经历有限,把生活写完了怎么办?李娟说她不能理解写完的意思,在她看来,写作是条滔滔不绝的河,总能从中汲取一二。

    除了欢笑外,文章里也有成长路上的阴影和伤痕。《挨打记》中,她勇敢写下那些冰封的记忆:有来自老师的暴力管教、来自同学的校园欺凌、来自家长的无端辱骂和殴打;《遗忘记》中,有对母亲的失望和无奈,这些记忆如同潜藏水底的冰山,冰冷坚硬,经年不化。而书写成了她打破沉默的武器——对抗遗忘,也对抗伤痛。当文字照亮这些隐秘的角落,它们便不再只是李娟个人的心灵枷锁,而是引发万千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为一名爱书人,我一直想找李娟推荐过的书单,找遍全网无果,却在《阅读记》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李娟的阅读无关书目,而是一种自由的、全然接受的状态。她的阅读生涯从外婆捡回家的旧报纸开始,到读母亲废纸回收站里的旧书,再到后来的租书摊、图书馆,李娟如饥似渴,从不挑剔,直到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经常有人因读完一本书很快就忘掉而质问读书的意义。李娟这段诗意的文字或许能给出解答:“渐渐地,阅读的海洋中浮起明月,能记得语句暗流涌动……而忘记的那些,则是大海本身,沉静地荡漾——同时也是世界本身。”我突然想起蒙曼老师的那句话:读书记不住没关系,那些让你心动的瞬间,会以各种方式留在记忆里,重塑你。

    《记一忘三二》全书36记,从亲情、友情、爱情到工作、生活、看病,篇篇妙趣横生又饱含深情。合上书页,不禁想起宋代词人黄庭坚的诗句:“少时诵诗书,贯穿数万字。迩来窥陈编,记一忘三二。”本书书名正源于此。古往今来,“记一忘三二”是人类共通的体验,而李娟选择用文字与之对抗,她让属于母亲的笑与泪、属于大院的喧嚣、属于生命的疼痛与微光在笔下成为永恒。如果你也想留住时光中的珍贵片段,不妨提起笔,写下属于自己的“记一忘三二”,让文字成为时光长河中不灭的印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笔拾人间烟火 文封岁月暖凉
网文出海掀起“文化共创”潮流
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应答
像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坚持阅读,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