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卢氏县锚定生态城乡建设战略目标,优化布局,完善体系,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生态城乡,全力推动美好蓝图向生动实景加速转变。
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扩绿”、铁腕“护绿”、多维“兴绿”,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森林抚育、四旁植树、重点区域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有林地面积达到31.1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07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68.67%。
该县争取专项资金30亿元,分类分批实施洛河水生态、淇河及老鹳河流域治理项目,推进瓦窑沟、鱼塘沟、涧北沟、横涧等山洪沟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工程,进一步改善水生态。作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老鹳河和淇河,水质达到Ⅱ级标准,除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用水外,确保一泓清水永续送北京。
该县采取蓄水、引水、提水等办法,实施高标准农田灌溉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了沙河、东明、杜关、官道口旱涝保收烟田、水肥一体化果园,农村居民安全用水受益26万人,受益率达99%以上。同时,该县利用丰富水力资源,建成了中里坪、曲里村、火炎等18个水力发电站。目前正在建设的鸡湾水库总投资35.36亿元,建成投产后,将调节上游蓄水量,灌溉下游农田1.2万亩,年发电量3346万度,有效改善洛河生态环境。
走进卢氏县的山乡村寨,排排菇棚整齐划一,座座民居错落有致,莘川大地处处呈现出生态美、气象新、产业兴的新画卷。
该县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采取产业奖补、金融扶持方式,做大做强菌、烟、果、药、蜂、游等生态特色产业,目前全县17个乡镇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32个,带动全县发展香菇4亿袋,年产量4000万吨,占全省1/10、全国1/30;13个乡镇种植烟叶12万亩,产值3.5亿元;核桃、板栗、苹果等林果种植面积110万亩,核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翘种植面积150万亩,年产量6000吨,占全国1/3;蜂蜜产业全国闻名,现有标准化蜂场46家、养殖户3200余户、蜂箱4.52万箱,年产优质蜂蜜3100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培育出一批资源型生产企业,撬动六大特色产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聚变为强县富民大产业。 (高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