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家大院座落于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为时任山西太原县知县贠佩兰私人府邸。由门房、腰房、后花园三部分组成,属于清代典型的“三进”式民居建筑。
贠家大院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分为主院和东西偏院。主院由前至后依次为照壁、大门、主房、过厅、券门和正房。院与院之间设院门相连,整体布局严谨合理,建筑错落有致。整个大院占地数十亩,三座三进深的四合院平行地并列着。院内飞檐交错,雕梁画栋,厅堂暖阁,月门洞窗……成为黄河流域民居建筑的典范。贠家大院体现了清代时期的建筑特色,为研究豫西地区清代民居建筑特点提供了实物例证。2006年6月,贠家大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贠家大院的创建者贠佩兰,字九畹,号纫庵,世人称其“贠公”。他以过人的睿智和才干将整个贠氏家族推到了顶峰,成为焦村塬上闻名遐迩的名门望族。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腊月,贠佩兰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家族自唐代就居于秦岭脚下的这个小村落。耕读传家是深深烙印于整个家族潜意识里的祖训家风,殷实的家境与异乎寻常的教化,使贠氏门闾人丁兴旺、善行尤著。贠佩兰从小气质不凡,是公认的光耀门闾、振兴贠氏的最佳期望人选。道光年间,他“以河之例授浙江金华县知县,因亲老告远又被改选山西太原县知县”。
百姓心中的贠公廉洁自律,正气凛然,抑恶除霸,昭雪冤狱,一时间声名大振。交城等临邑同僚遇有疑难案件时,往往请贠公亲临勘案予以刨疑辨析,州府大员也多次委任他勘析冤狱,协同办案。
贠佩兰深感教育对于提高民众素质和改善乡风的重要性,他要用知识来教化民众,恢复清淳民风,促进社会进步。为使更多贫苦子弟有书可读,他自筹资金创立了晋泉书院;为济贫扶弱,告慰神灵,他组织修建了多处孤贫院和社稷坛;为了承先启后,正本溯源,他亲自带人校勘谬误,修订了新的《太原县志》;为了规范民众道德,他亲录先儒语录,自编乡土教材,定名为《训俗格言》,印发全县……
贠佩兰殚精竭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他离任时,太原民众“遮道攀援,扶老携幼而泣送者四五十里不绝,卒为临邑绅民以万人伞相赠着有三”。
贠佩兰与太原有着不解之缘,正是在太原知县的任上,使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与当地百姓的好口碑,实现了他的人生抱负。所以,按照太原县衙的图纸和规模,在故乡建起了这座远近闻名的官衙式缙绅宅院。可以说,贠家大院寄托了他终生的理想和抱负,也融入了他所有的期望与梦想。
如今,斯人已逝,只有这座充满着历史沧桑的院落默默地见证着贠氏家族曾经的兴盛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