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外地女游客到辽宁锦州某景区游玩,下山时突遭大雨,幸好坐上一辆出租车,却被景区当地出租车拦停,以“不得跨区运营”为由,迫使游客雨中被赶下车。随后,游客辗转回到酒店后因淋雨生病,打投诉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景区出租车司机没有违法行为,只能批评教育”。
事件发生后,锦州文旅的评论区变成了大型劝退现场,满屏都是不敢打车的留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IP地址显示为东北城市的网友说“市区车不能拉景区的客人,景区车也不能抢市区的生意,好多城市都这样”。而杭州、厦门的网友则说“不是吧,我们这里早就可以随便跑了”。
据报道,除了分区运营,锦州至今还没有网约车。在网约车公司向全国推广的早期,锦州也颁布了从事网约车运营的相关规则,但出租车司机以恐吓、围堵、举报等手段排挤网约车,随后只得关闭了网约车市场。网约车作为新经济业态早已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其竟然在锦州无法存身。那么,锦州出租车能够提供良好服务吗?简单搜索可知,由于存在“绕远路、不打表”等宰客现象,锦州有关部门在2023年、2024年均进行了出租车专项整治,仅2024年就处罚了37名违规司机。
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外地游客不能自主选择出租车,不能通过行业良性竞争获得更好的服务,那么,势必对这座城市不会有好印象。一个地方如果故步自封,没有外来资本、人才的流入和竞争,经济发展的活力也会受限。
因此,锦州出租车赶客,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服务意识缺失”“管理方式呆板”,而是城市管理理念和营商环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党中央近年来一再提出的勇于自我革命,刀口向内、挖疮割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