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刊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的月光与麦浪
□王卫涛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警徽压着肩章,像故乡麦田里压弯秸秆的穗。巡逻车碾过城市褶皱的夜晚时,我总错觉车灯是祖父烟袋里明明灭灭的火光,而远处楼群的轮廓,渐渐叠成故乡低矮的屋檐。那里有母亲在灶台前揉面的手,有父亲蹲在田埂上抽烟的剪影,还有村口那棵老槐树,年轮里刻着数百年的春秋。

    故乡的春日,是青麦拔节的脆响与布谷鸟的啼鸣交织的诗行。儿时总爱赤脚踩进松软的田垄,看泥土从趾缝间溢出,像大地温柔的回应。村东头的本家叔,总在谷雨后扛着犁耙走向田头,他的吆喝声惊醒了沉睡的蚯蚓,也惊醒了孩童们对土地最初的敬畏。如今门前老槐树的枝丫依旧伸展,却再难寻见那些在树荫下打陀螺、滚铁环的少年——他们和我一样,被时代的风推着,散落在天涯。

    村西的小溪曾是我和儿时小伙伴儿夏日的乐园。蝉鸣聒噪的午后,我们偷偷溜进水中,像一群笨拙的青蛙扑腾。水花溅起时,总能看到岸边洗衣的婶娘们笑骂:“娃们,可小心点儿,水里有蛇咬!”如今小溪还在,只是岸边洗衣的青石板上,长满了青苔。    秋收时节,金黄的麦浪是故乡最壮阔的画卷。祖父常说:“麦子就是一切,一切都服从于麦子,麦子就是咱农民的胆子。”那时我不懂,只记得他布满老茧的手在麦穗间游走,像抚摸婴儿的胎发。如今在城市的霓虹里奔波,才懂得那弯腰收割的姿势,是人与土地最虔诚的对话。

    还记得去年回乡,看见几个孩童举着竹竿粘知了,他们的笑声与二十多年前的我重叠,恍若时光倒流。    最难忘的是村头的碾盘。月光如水的夏夜,老人们摇着蒲扇,将神话与传说碾成细碎的星光。白蛇闹许仙的缠绵、穆桂英挂帅的飒爽,在碾盘的吱呀声里流淌成河。如今碾盘已废弃,但那些故事仍在我心底盘旋。

    每当夜深人静,总想起母亲塞进行囊的衣物,想起父亲临别时欲言又止的眼神。他们像两盏不灭的灯,照亮我漂泊的归途。    故乡啊,你是我生命最初的胎记,是灵魂永远的归宿。无论我走得多远,那片麦田的绿浪、那口老井的清甜、那声“回来啦”的乡音,终将化作我骨血里的烙印,在异乡的寒夜里,温暖我疲惫的梦境。

    故乡啊,你教会我弯腰,却让我在尘世里站成了不倒的麦子。故乡啊,那魂牵梦萦的地方,既然暂时无法与你相拥,那就让所有未及诉说的思念,长成来年春天麦田里第一株破土的新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刊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大美三门峡
三门峡赋
烟火里的疼爱
故乡的月光与麦浪
黄河味道(组诗)
又到桑葚成熟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