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即将到来,空中细雨如丝,心中油然升起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时光匆匆,母亲已经走了八年有余。
多年来,我一直坚信母亲只是换了一个维度,去到另一个空间生活。所以更努力地生活,不敢悲伤,不敢懈怠,我知道母亲一直微笑地注视着我。
母亲身上具备中国传统女性的许多优良美德,善良、勤劳、能干、宽容。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但生性要强,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带领妇女们抢修水库,种植烟叶,扬场打麦……巾帼不让须眉。
有了我们兄妹后,母亲更是把学习文化知识当作我们最高的使命。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让一群孩子起床去学校晨读,母亲则在烟熏火燎中烧起一口大铁锅。炉火映红她的脸庞,那是母亲心头升腾起的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啊!
20世纪70年代正是我国物资匮乏的时候,记忆中我总是在夕阳下饿着肚子等待田中劳动归来的母亲。尽管饥饿时时困扰着我们一家人,但母亲对外村来我们公社上高中的三个大哥哥很是关爱,他们与我大哥是同班同学,母亲让他们吃住在我家,像自己亲生孩子一样看待。如今想来,母亲的淳朴、善良、无私,是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兄妹从小就懂得刻苦努力,奋发图强。不负母亲期望,我们成绩优异,全部成才。20世纪80年代初,哥哥成为我们村培养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喜讯传遍方圆几十里,母亲脸上笑开了花。
母亲晚年一直和我们生活,在城市安享晚年。年近八旬还一针一线给子孙做鞋垫儿。线儿长,针儿密,绣红花,配绿叶,绣出“一帆风顺”几个大字,绣出对儿孙的一片深情!
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是啊,有了母亲的陪伴,我可以一心扑到工作上,无任何后顾之忧,顺利成长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
2016年9月2日,母亲突然离世后。我毅然承担起家庭重担,照顾一家老小。远在他乡求学的侄女遇到学业上的困惑,我耐心引导,一次次视频谈心,一番番暖心开导,打开她的心结,助她顺利完成学业。平日里,我精心打理我的小菜园,把水灵灵的韭菜,脆生生的黄瓜,分享给邻居,其乐融融。
岁月流转,时节更迭。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要为母亲点亮一盏心灯,愿母亲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