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父亲是慢性子,喜欢沉默寡言;母亲是急性子,喜欢唠叨重复。生活中,从未见他们有过任何亲密的举动和表现,反而常会因鸡毛蒜皮琐事争吵。
母亲口味重,炒菜喜欢多搁盐,而父亲喜欢清淡,为了饭菜咸淡问题,他们之间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争吵。
“菜淡了,没有丁点滋味,不多搁些盐怎么吃?”每次母亲都是振振有词。
“咸菜有滋味,那你天天吃咸菜好了!”父亲回回这样反驳。
可争吵过后涛声依旧,母亲原来搁多少盐还搁多少,有时父亲实在气不过,干脆扔掉筷子走人,以示抗议。每次望着父亲甩门而去的背影,母亲都会喃喃自语道:“吃饭都挑剔,不如饿着!”
别看母亲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惦记着父亲会饿肚子。有一次,父亲吃了几口饭菜又直接扔筷子走人,我们明白是饭菜不合胃口。望着父亲的背影母亲依旧说:“吃饭都挑剔,不如饿着!”可饭后母亲却从罐子里摸出两个鸡蛋去了厨房,不一会儿灶膛就传出柴火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哎,咱妈给咱爸煮鸡蛋呢!”姐姐小声冲我嘀咕道。其实我也心知肚明,别看他们表面上吵吵嚷嚷,但母亲还是心疼父亲。每次父亲甩门而去,不是去菜地拔草就是下地干农活。为了不让父亲饿肚子,母亲都会悄无声息地煮两个鸡蛋,或把家里桃酥等糕点带给父亲,不让他饿着。父亲也从不记仇,每次吃着母亲捎带的“干粮”都格外香甜,活儿干得也更带劲了。
父母就是这样,在吵吵嚷嚷中过着日子,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但一转眼仿佛就换了一个人,生活一切如旧。令人没想到的是,步入花甲之年的父母,不但争吵偃旗息鼓了,还频频向我们秀起了恩爱。
过去常为了饭菜咸淡争吵不休,如今父亲会主动下厨帮母亲做饭,有时还会亲自掌勺做几道美味可口的饭菜;以前他们外出都是一前一后,如今也会像年轻人一样并排走在大街上,甚至在我和妻子鼓动下,他们还补拍了婚纱照,结结实实地秀了一把恩爱。
去年母亲过66岁生日恰逢七夕,父亲特意买来一条金项链和一束玫瑰花,还当众献上玫瑰花,亲自把项链戴在母亲脖子上。
“今天真是铁树开花了,活了大半辈子,你爸第一次给我买礼物送花!”母亲捧着玫瑰花稍显害羞地说。
“跟着我穷苦了一辈子,别说过什么七夕节了,就连像样的礼物都没有给你送过。如今过上了好日子,也让你感受下年轻人的浪漫!”父亲当众表白。
父母的对话引发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瞬间我发现他们脸都羞得像红苹果一样,但却遮掩不住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