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循环一首歌,名叫《做自己的月亮》。“做自己的月亮,成为自己的光,看别人看不到的远方,偶尔被乌云遮挡又何妨……”在激昂澎湃的节奏中,我想起一位朋友。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出身农村,但饱读诗书、笔耕不辍。她写的作品经常刊发于各大报刊,还曾在写作大赛中获奖,被媒体采访,一时声名鹊起,还未大学毕业,就被推荐加入作家协会。本以为这是件开心的事,而她却一直闷闷不乐。
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朋友将获奖的文章发到微信朋友圈,分享写作心得。结果被室友孤立和嘲讽:“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是作家了,咋会和我们住一起呢?”“她走不远的,还想着乌鸦变凤凰,别到时候掉下神坛,让人看笑话。”这些刻薄的评论像针一样刺痛了她的心,让她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我试着劝解朋友:“我就很喜欢读你的文章。你的文章里,总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你喜欢吟诗作画,喜欢分享故事这没有错。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黑夜吞噬不了月亮的光芒啊!”
毕业后,她结婚了。婚后育有一女,本来应该开心美满的日子,却突然发生巨变——她离婚了。后来,我才知道她都发生了什么:孩子刚诞生不久,她的母亲离世、父亲投资失败后身体一度垮掉,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要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
为了照顾孩子,她不得已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每天忙碌于做家务和照顾孩子,为了多赚些钱,她又开始尝试做各种兼职。每晚哄睡孩子后,她总要拖着疲倦的身体在洒满月光的窗前坐一会儿,看着熟睡的女儿,继续选择读书、写作,在无声的努力中生出对抗黑暗的勇气和坚韧。
她说,月亮未眠,因为它有信仰。它从不指望任何人为它奔赴而来,它的光芒只为自己绽放。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成为自己的月亮。这份勇气和坚韧如同黑暗中的一缕光,照亮她的前行之路。
四年后,朋友重回职场。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写作的热爱。如今,她在社交平台坚持更文,已经拥有数万粉丝,成为一名读书博主。
后来,她寄给我一份礼物,里面有张贺卡,上面写着:谢谢你一直的陪伴和安慰。你说的对,黑夜吞噬不了月亮的光芒。愿我们都能活成照亮自己道路的那枚月亮。
是啊,成为自己的月亮,不为取悦他人,而是为了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