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奥运故事
□曹学军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已过去多年,但有关奥运会的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当2001年北京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后,全国针对奥运的宣传工作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任教的学校每月都要举办一次奥运主题的画展和征文比赛等。

    那时我正教初三物理兼任班主任。学校下达了奥运主题的秋季小发明、小制作任务后,我非常上心。但由于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学生交上来的手工作品中,有科技元素的很少。但一名学生交上来的手工架子车让我眼前一亮,瞬间来了灵感:这个架子车,大小比例合适,做工精致,相比其他学生交上来的纸质作品,自然是一枝独秀。我想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想去看的人一定不少,这其中有乘飞机去的,有坐火车的,能不能大开脑洞,设计一个坐架子车去看奥运会的?

    正当我苦思冥想时,突然看到学校大门外有一学生家长,正用牛儿拉着一辆架子车,来给学生送东西。

    我的思路一下子柳暗花明。晚自习后,我叫来那位学生,问他会捏泥人吗?他说捏得不好。我说,得捏好,我们去学校后边挖土,我负责筛土和泥,你负责捏。学生一脸兴奋和好奇地答应了,经过一番忙活,半盆泥和好了,我和学生满手是泥,估计脸上也有。我让学生先捏了头大牛,又在牛背上捏了个牛锁头,接下来又让他捏了个庄稼汉。与此同时,我也没闲着。我用他捏掉的泥渣,捏了几本书,并用刀仔细地刻出书页的纹路。

    秋夜的风吹进教室,带来阵阵寒意。校长发现我们还没走,便进来看我们在干啥,得知我们是在为奥运会准备手工作品,他笑了笑,说了句早点休息,便离开了。我们仍然在继续努力。捏泥人的工作完成后,我们把它们一一放在一个能通风但已废弃的水泥乒乓球台上。希望经过一晚上的风吹,它们能干得快一些。

    第二天学校展评时,我们班参展的这件手工作品引来许多人围观:一位农民赶着一头肥壮的黄牛,牛儿拉着架子车,车上坐着一个小学生,小学生面前还放着一摞书,作品名称就叫《赶上牛车看奥运》。这场景怎能不让人脑洞大开。但也有人私下说是出洋相,不会做就去买一件现成的,面对这些声音,我不为所动。我相信在这个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度,赶着牛车看奥运,正能体现全国老百姓对举办奥运会的支持。

    虽然这件作品引发了争议,但还是很幸运地被送到县里参评。

    一个月后,市里的奥运主题手工作品展举行,在众多人的无记名投票中,这件作品成了我们县里当年唯一获市级奖的农村学校作品。尽管是第三名,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大,奖品是一台当时最流行的复读机,这可把许多同学羡慕坏了。

    斗转星移,转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水平也是日新月异。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的形象和魅力,我和奥运会之间的这个小故事,也深深地印在脑海,成为美好的记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专题·金融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出水
远山淡影
从来只是爱花人
做自己的月亮
我的奥运故事
一碗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