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实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区域

第03版
实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近年, 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专家表示,抑郁、焦虑、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是目前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戴庄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钱丽菊表示,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高,但就诊率低,部分孩子甚至长期处于社会适应不良状态,无法正常上学或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针对这一诊疗现状,提升大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知迫在眉睫。

    钱丽菊表示,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孩子在0—3岁时是安全感、信任感建立关键期,父母要多陪伴、多关爱;3—6岁时,父母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尝试培养自主、自信;6—12岁要鼓励孩子坚持,培养孩子勤奋刻苦品性;12—18岁时,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能担当和有责任意识,能知道自己是谁、要干什么。

    中学阶段是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高发阶段。“青春期叛逆和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候不太好区分,所以有些家长更愿意相信孩子是青春期叛逆,而忽视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钱丽菊表示,叛逆期是正常的青少年发展阶段,而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处理,可能发展为精神心理疾病。

    专家建议,当孩子出现生活作息改变、情绪明显波动、话少、生活兴趣下降、容易急躁、厌学、人际交往被动或者头痛、胸闷等多种躯体不适问题时,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去听去看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做倾听者、支持者,适当时候提供建议和帮助。

    如果仍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就要寻求专业帮助,评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在评估基础上,或接受心理治疗,或到精神科就诊。心理问题一旦发展为精神心理疾病,就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或心态不好,而是会给孩子带来身心双重伤害的疾病。    (李志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西部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区域
   第03版:实用
   第04版:广告
秋季水产养殖必备攻略
菜价小幅波动 深秋柿子热销
休闲垂钓好去处
凉意升级 勿盲目“秋冻”
烧烤虽美味 安全更重要
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新研究:嗅觉会影响人类对颜色的感知
浪漫花海秋意浓
肺炎支原体来袭,须警惕
“落枕”,小心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