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外面骄阳似火,大街上随处可见被遮阳伞、防晒衣、冰袖、帽子、面罩、墨镜等“全副武装”的“防晒星人”。其实,夏季本身就是展现美丽的时刻,把自己包裹成“养蜂人”,美感全无。防晒无可厚非,但无须过度,过度防晒反而会引发一些身体和心理疾病。以下是一些防晒小常识,帮你杜绝防晒焦虑。
一、过度防晒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甚至还容易导致脱发、疲惫、长胖、感冒等。在影子长度大于或等于身高的时间段里,晒太阳20—30分钟,可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充足水平。
二、室内一般无须防晒,但挨着窗户或者不拉窗帘的除外。对着电脑也无须防晒,电脑产生的是蓝光,而防晒防的是紫外线,两者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
那么,如何选择防晒产品(方式),可分为“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两种。“化学防晒”指根据紫外线指数,选择不同防晒倍数的防晒霜。防晒霜外包装上的SPF、PA值越高,则越不容易晒伤。使用时,取一元硬币大小的防晒霜,由内向外均匀涂开(切忌来回画圈揉搓),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让防晒霜有效成膜。如果长期在户外活动的话,最好2—3个小时补涂一次。“物理防晒”最直接的概念就是通过遮挡阳光达到防晒效果。选择防晒产品时,防晒衣和遮阳伞要选深色的,墨镜尽量选灰色镜片,遮阳帽选那种抽绳的大檐渔夫帽。
如果我们只是日常通勤的话,“涂防晒霜+遮阳伞+口罩”完全是足够的,没必要“全副武装”,四肢适当晒晒太阳完全没有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补钙,还可以促进睡眠、愉悦心情。
(崔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