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婉媚)4月21日,随着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枣香、老鸦岔、金洞岔、西寺范、南闯5个林区网络和手机4G信号的开通,目前保护区20个林区全部通上通信信号,结束了偏远林区长期无通信信号、无法通信的历史。
为及时解决林区职工通信难题,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信息中心依托“4G+传感器”科技防控项目,多次与中国移动灵宝分公司沟通协调,在不增加预算的基础上,调整信号传输光纤线路设计方案,将信号传输线路架设到林区;争取移动公司支持,为林区免费安装5台价值3万余元的家庭4G手机信号基站;为林区配备路由器,实现林区周围50米范围内能够接打电话、传输数据、上网视频等。
一线林区长期无通信信号,严重影响日常巡护工作。2023年以来,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倾听职工呼声,把林区有信号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广大干部职工纷纷响应积极行动,自力更生创造“五有”条件(每个林区有党员职工学习活动专项办公室、通信信号、用电保障、洗澡洗衣室、小菜地),开展“三个达标”(职工房屋面积15平方米左右,安全不漏雨,住房达标;林区厨房整洁干净达标;厕所定期打扫达标),做到“两经常化”(党员职工学习教育经常化、党员职工巡查和保护工作经常化),为加强林区日常巡护工作夯实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