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育苗棚里的“四季增收账”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初秋清晨,渑池县天池镇东杨村育苗园的大棚里已有了忙碌身影。园区管理员陈小路拨开晨雾查看菜苗长势,翠绿的白菜叶上挂着露珠,整齐的萝卜缨子随风轻摇,一畦畦香葱散发着沁人的清香。“往年这时候,育完烟苗的大棚早就闲着长草了,现在你看这光景,多喜人。”他笑着说。

    这座占地30亩的育苗园区,每年承担着周边6300多亩烟田的育苗任务。过去,每年4月烟苗移栽后,育苗大棚便进入10个月的闲置期。“好好的设施搁着不用,心里真不是滋味。”陈小路蹲在菜畦边回忆,去年此时他还在为清理大棚杂草发愁,如今这片土地却充满生机。

    “农民要增收,土地要增效,闲置资源就是突破口。”东杨村育苗园区负责人古保民介绍,“烟苗培育结束后,大棚的智能温控、滴灌等设施仍保持完好,完全可以复用于其他作物种植。”

    同时,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聚焦设施农业创新,指导东杨村烟叶专业化合作社依托现有大棚开展特色种植,积极探索“烟叶育苗+果蔬轮作”生产模式,通过产业融合的深度实践,让闲置大棚成为农民的“增收棚”。

    在大棚的一角,育苗户李满仓正忙着给菜苗浇水。他今年承包了3个大棚,算起账来满脸笑容:“育烟苗有收入,烟苗移走后接着种蔬菜,这茬白菜、萝卜收了,预计能多挣2万多块钱。”

    说话间,村民王桂芝挎着篮子走进大棚采收成熟的小葱。“在家门口干活就是好,一天能挣100多块钱,中午还能回家给孙子做午饭。”她麻利地捆着小葱,篮子里的葱绿得发亮,“以前想挣钱得去镇上打工,现在守着大棚就能增收。”据东杨村烟叶专业化合作社统计,仅蔬菜种植季就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

    “我们计划扩大规模,帮助合作社引入适合烟区气候的水果品种,让育苗大棚全年不闲置、农民四季有活干。”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农艺师赵红朝说,“烟草产业从来不是孤立的,我们要把育苗大棚变成乡村振兴的‘支点’,让农民在种烟之外,还能靠烟草配套设施多增收、稳增收。”

    当“一棚多收、四季常绿”的创新实践,转化为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口袋里的增收款项,这片土地正以资源集约为经、民生改善为纬,绘就一幅“一业带动、多元振兴、群众增收”的乡村发展新图景。                      (吕振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五大活动绘就丰收图景
应对降雨天气 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村民自建”激发乡村新活力
育苗棚里的“四季增收账”
筑牢安全防线
文艺进乡村 服务暖基层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赋能基层高效能治理
纪法知识强党性 廉洁提醒固防线
党员主播搭云桥 金秋葡萄香满屏
云海漫卷黄河畔
简讯
听养生宣讲 学急救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