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陕州区观音堂镇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总牵引,紧扣“强功能、优服务、兴产业、融文化”主线,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党建成为群众安居、消费、就业、乐享文化的“红色引擎”。
党建领航筑堡垒,安居有“温度”。该镇坚持“党建+社区治理”模式,在观和苑、观兴苑等3个住宅小区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联合镇卫生院、幼儿园开展“党员上门送健康”“课后托管暖童心”等服务,实现“出门有广场、上学近家门、看病不用跑远路”。目前,在党组织服务保障下,已有近2000名来自周边乡镇的群众在镇内定居,“留得住、住得好”成为群众共识。
党建赋能兴商贸,消费有“活力”。该镇以“党建+商圈治理”激活消费动能,组织党员带头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优化服务流程。每月举办“乡村大集”时,党员志愿者主动提供引导咨询、物资搬运等服务,既规范集市秩序,又帮助农户拓宽销路。今年以来,镇内大型商超、“乡村大集”月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较去年增长25%,其中周边乡镇消费者占比超六成,党建引领让商圈既“热闹”,又“有序”。
党建聚力强产业,就业有“保障”。该镇聚焦“就近就业”需求,推行“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利用洗煤厂、阳洼村农产品产销等平台,主动对接企业与周边乡镇劳动力需求,开展“党员带队送岗位”活动,组织技能培训4场,帮助50余名周边乡镇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让党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党建搭台融文化,治理有“深度”。该镇以“党建+文化融合”拉近群众距离,在镇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红色文化阵地”,开展“戏曲下乡惠民演出”“广场舞展演”“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30余场;通过“党建+邻里节”等载体,组织周边乡镇群众举办趣味运动会、共话家乡发展座谈会,推动不同乡镇群众互动交融。目前,累计吸引周边乡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超2万人次,党组织成为连接乡镇、凝聚群众的“连心桥”。 (昝运峡 种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