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仰韶面对面”第六期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如何做好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的工作”展开,由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主讲。作为刚完成毕业论文的毕业生,这场讲座让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活动中,侯甬坚教授凭借深厚学术积淀,系统梳理了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的核心逻辑。他强调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需立足兴趣与自身条件,循序渐进。这让我回想起毕业论文写作时,因选题过大陷入困境的经历。侯甬坚教授的讲解让我明白,合适的选题才能为研究注入持久动力。同时,他详细阐述学术论文“四个论”及摘要、学术史梳理的撰写技巧,让我认识到这些看似基础的内容,实则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课题申报方面,侯甬坚教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剖析申报书填写要点,倡导“立足学科交叉,聚焦重大问题”。这让我意识到,课题申报不仅是成果检验,还是能力锻炼,唯有把握要点、突出特色,才有望脱颖而出。此外,侯甬坚教授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以“盖房打地基”比喻严谨治学态度,让我深刻认识到诚信与规范是学术研究的基石。
此次活动的收获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层面,也让我在工作与学习上有了新思考。作为考古工作者,我认识到自身不仅要钻研文物知识,更应承担起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学习方面,侯甬坚教授“只有不断写,才能锤炼真才实学”的观点,让我明白学习是持续过程,需通过不断实践、反思来提升自我。
具体而言,在论文写作上,我掌握了选题、摘要撰写、学术史梳理及逻辑框架构建等实用技巧,这些将助力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在课题申报上,我了解了申报要点与注意事项,学会从学科交叉、重大问题切入,这些知识对科研项目申报和职业发展意义重大。
此次“仰韶面对面”活动是我工作中的宝贵经历。侯甬坚教授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理解。未来,我会将所学所悟融入工作与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考古与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与同行携手书写学术研究新篇章。 (河南崤函考古科技有限公司 孟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