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灵宝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文化新空间缘何备受青睐
王军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四川成都温江区依托24小时“留灯书屋”开办“留位艺术夜校”,湖北潜江“播动潜江文化驿站”集直播培训与实践、社区阅读、文创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北京“美后肆时”四合院年均举办600多场文化活动。当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让“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十四五”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超4万个。逛商场还能听音乐会、看非遗展示,与朋友聚餐还能欣赏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晚上睡不着还能去家门口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公共文化新空间嵌入书店、咖啡馆、城市公园、商圈,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变得触手可及,城市生活也更具文化厚度、民生温度、幸福向度。

    除了方便、快捷的优势外,服务多元、形式新颖也是公共文化新空间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当前,在不少地方,图书馆正以其优美舒适的环境、多元开放的功能转型升级为公共文化新空间,成为有温度、有吸引力的文化社交中心。在这些图书馆,读者可以参观书法展、绘画展、摄影展,还可以看电影、听讲座,读者餐厅还可以提供价格亲民的餐食,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让不少读者流连忘返。从“图书馆的读者”到“读者的图书馆”,以现代城市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围绕人们的文化需求和体验做文章,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了实处。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近年来,各地的博物馆持续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折射出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空间不只是物理空间,更应是承载价值意义、给人美的享受的精神空间。当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以其“小巧精美”的特征让城市生活有了更多诗情画意。当越来越多“沉睡”空间被唤醒,被精心改造为便民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家门口的幸福与便利也会让居民感到城市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

    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培植了文化新土壤、激发了文化新动能。人们在文化驿站欣赏戏曲、在非遗展馆研学体验,又何尝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让城市生活日益沉淀为美好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城市也因此日益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灵宝新闻·民生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黄河漕运 险在三门
《中华三颂》亮相鸟巢文化中心
三门峡籍演员张子枫暑期双片热映
《义马通史》初稿已定
函谷关下的“文化守关人”
公共文化新空间缘何备受青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