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灵宝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一车矿石半车土”到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一个“资源小城”的科技逆袭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编者按 8月25日,《科技日报》刊发通讯《从“一车矿石半车土”到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一个“资源小城”的科技逆袭》,详细报道了三门峡通过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立科技大市场、构建财政支撑体系等举措,不断崛起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从“资源小城”到“创新之城”的华丽蜕变。现予全文转发。

    河南省三门峡市,曾因盛产黄金、铝土矿而闻名。过去,这里是“一车矿石半车土”;而如今,每百平方公里便集聚了2个左右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国字号”实验室相继落地,院士团队扎根于此,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崛起……三门峡实现了从“资源小城”到“创新之城”的华丽蜕变。

    “这一华丽蜕变的背后,是三门峡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8月20日,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坤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能级平台推动技术创新

    去年11月,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参与建设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与河南金渠钼业有限公司签订“无氨氮钼冶金新技术”转化协议。6000万元的签约金额,创下迄今为止河南省院地合作金额的最高纪录。

    “蕴藏着超大型钼矿资源的三门峡,构建了政企协同的创新生态,是技术转化的理想试验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中伟说。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三门峡基地布局了8个中试项目,其中由赵中伟领衔的“无氨氮钼冶金新技术”颠覆传统工艺,将三氧化钼纯度提升至99.996%。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绿色冶金所副所长、郑州大学直聘研究员李永立说:“如果没有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这个平台,我们的成果转化过程恐怕不会这么顺畅。”

    “学校缺乏中试条件,企业受限于成本因素,导致技术中试常常遭遇坎坷。”李永立说,“创新平台提供的要素保障,不仅让项目‘结果快’,而且‘个大饱满’。”

    高能级创新平台也助推了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创新。在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库房内,该企业研发部负责人田静指着公司生产的硒锭说:“过去我们只能生产国标金锭、银锭和阴极铜产品。现在得益于河南省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基地的落地,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硒、碲等12种元素的回收利用,创新成果利润贡献度达40%。”

    为解决高端创新人才、科研机构、科研设备等集聚度不足的问题,三门峡立足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础等,积极对接大院大所,加强院地、校地合作,引进优质科创平台,打造“实验室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园量产”的三级成果转化体系,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向生产线、融入产业链。 (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灵宝新闻·民生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合组织国家主流媒体播出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
聚焦创新优化生态完善保障做强产业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高质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个“资源小城”的科技逆袭
黄河岸边枣飘香 天鹅引客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