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9日,湖滨区交口乡卢家店村的工地上一片繁忙,大型机械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分工协作,有的浇筑蓄水池,有的连接输水管道——这是湖滨区2025年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现场的火热场景。作为一项惠及辖区8个行政村的民生工程,该项目正加速推进,将让3200余户1.3万农村人口从“有水喝”迈向“喝好水”的新阶段。
据悉,该项目争取中央层面乡村振兴资金600万元,覆盖交口村、朱家沟村、卢家店村、磁钟村等8个行政村。其核心任务包括更新总长43.8千米的供水管网,同步更换9套机电设备,新建及加固8座蓄水池,安装3290套智能设备。项目完工后,区域日供水能力将提升至80L/人,全面满足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
当前,项目建设已进入攻坚期。7至8月虽烈日炎炎,但各施工现场始终保持着紧张有序的忙碌节奏,卢家店村的施工场景正是全区项目推进的生动缩影。“原先的管道老化易破损,‘跑冒滴漏’现象时常影响供水。这次不仅要全部换成耐用的新型管道,还会配上智能水表,既能精准计量,又能进行远程监控,便于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420万元,投资完成率达70%,计划9月中旬完工,9月底前通水试运行。
此次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农村饮水“最后一公里”问题,也为构建“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的农村供水管理体系筑牢根基,让安全、稳定、优质的“放心水”真正流进千家万户,惠及更多农村群众。 (王双椿 王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