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静怡)近年来,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消费、招商、外贸等重点领域齐发力,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外贸结构持续优化,项目加速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我市创新实施“政策+活动”消费促进模式,市、县两级连续4年开展促消费活动,累计带动消费45亿元。2024年以来,通过优化汽车贷款利率、保险优惠等措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已受理申请17.3万笔,带动消费超15亿元。成功培育仰韶酒业“中华老字号”等一批本土品牌,评定市级名宴、名小吃31个,家政服务地方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三门峡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获批以来,复制推广先进经验144项,创新推出的税费业务异地办理模式入选全省改革红榜案例。全国第二个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试点在我市落地运行,中原黄金冶炼厂已从蒙古国进口铜精矿5万余吨。三门峡至青岛乡村振兴“五定”班列常态化运行,今年5月以来发送集装箱27个,为外贸企业打通物流新通道。
招商引资质效提升。我市围绕“8+6”产业集群谋划发布项目518个,举办新材料推介会、中韩企业对接会等活动20余场。建立“月调度”机制推进项目落地,2021年以来,我市落地央地合作项目129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十五期“三个一批”签约项目257个。今年1至5月新签约项目57个,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外贸发展韧性增强。2019年至2024年,全市外贸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梯队,今年1至4月,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5亿美元,同比增长96.3%。跨境电商交易额近3年累计超20亿元,今年1至5月同比增长7.85%,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