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务
□徐新格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当母亲催促沈明闭上眼赶紧睡觉时,她猜想一会儿家里肯定要来人。

    游击队安队长来得次数最多,有时一两个人,有时是一支队伍。歇歇脚,喝口水。大人们经常聊打鬼子的事儿,比如新四军在韦岗战斗中击毙鬼子少佐土井,击毁汽车4辆,打死打伤鬼子20余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在官陡门战斗中全歼日伪守敌,俘虏57人,缴获长短枪70多支、机枪4挺……

    “快进屋!”母亲轻声招呼着,三四个黑影闪身进了院子。

    “嫂子,前两天的事儿办得漂亮!”安队长连声夸赞两天前那次任务完成得好。

    “也没啥,有任务尽管吩咐。”母亲一边应答一边拿出几个“朝贺板子”。

    闻到烧饼的香味儿,沈明一骨碌爬起身嚷着要吃“朝贺板子”。母亲说先让游击队员吃,吃饱了好打鬼子。安队长让队员们分着吃烧饼,他给沈明掰了一块大的。

    “不用给她吃。”母亲说。

    “哎,你可别小瞧她。”安队长说,“前两天的任务多亏了沈明,否则就坏事了!”听说沈明刚过16岁生日,安队长劝她写申请,尽快加入新四军。

    两天前,母亲和做油布伞的老李设法把一个贵重物件弄了回来,正准备运往根据地,鬼子“闻到味儿”,大队人马要来老李家搜查。沈明一路飞跑及时报了信儿,并建议老李把贵重物件用油布包了藏进水塘里。鬼子啥也没搜到,一脚踢翻告密者收了队。

    “上级指示,成立大江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货币市场。这次物资接转安全快捷,为大江币的印刷打下了坚实基础。”安队长说,“接下来的任务是粉碎敌人大后天的扫荡……”

    两天后,2000多名日伪军展开了气势汹汹的大扫荡。沈明父亲的“农抗会”组织百姓往山上转移,母亲的“妇抗会”协助卫生队转移物资。沈明正发愁没有具体任务时,安队长找来了。原来,大江银行转移过程中遭遇鬼子,一番激战后,负责护送一名一岁小孩及三根金条的三名游击队员身负重伤,组织决定接下来的护送任务让老李和沈明完成。

    “即使牺牲自己,也要确保人和物顺利通过关卡!”安队长说完组织队员打阻击去了。

    小孩又瘦又小营养不良,正咿呀学语尚走不稳。三根金条应该是大江银行的物资。要搁平常,沈明和小伙伴过关卡不在话下,可眼下要确保小孩及金条的安全,不容半点闪失。

    “弄个挑担?”沈明说。

    “一头担菜,一头是小娃娃?”老李说,“那菜给谁?”

    “城外炮楼,做饭的大师傅老范让送的!”沈明说。

    “金条藏进萝卜里……”老李说。

    这边正解决着如何“送”的问题,那边小孩哇哇大哭起来。原来,院中小孩儿触碰到了猫眼草,眨眼间小孩脸上起了一个大水泡。老李一顿埋怨,只嫌沈明没有照看好。沈明却乐了,只见她用猫眼草给自己胳膊上也弄了几个大水泡。

    “瞎胡闹!”老李不解。

    “你看,像不像传染病?这样他们就不敢仔细搜查了。”沈明说。

    可能战事吃紧,关卡只有一个鬼子和三个伪军。两个伪军仔细搜身,另一个伪军正想抓一根萝卜尝尝鲜,沈明说:“这是孝敬皇军的,你也敢占便宜?”那个伪军赶紧放下萝卜。鬼子看到沈明胳膊上的“水泡”,骂骂咧咧地催促他们“快滚”。

    顺利通过关卡后,老李挑着担子和沈明一口气奔出十几里。终于到达一处秘密根据地,首长直夸任务完成得好:“很机智、很勇敢!”沈明这才明白,小孩是第七师首长的孩子,为了掩护老百姓,“最后撤退”时遭遇险境。

    (本文以真实人物为原型改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任务
大白
风从故乡来
秋天,且听荷语
花椒香飘将军岭
冰洞群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