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连线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氏县城关镇:
“党建+巷长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本报讯 近年来,卢氏县城关镇聚焦辖区背街小巷多、治理难度大等难题,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党建+巷长制”,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治理内生动力,不断建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延伸网格触角,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该镇织密社区治理“最小单元”,依托241个网格,以街巷、楼院为基本单元,划分街巷、楼院微网格952个,延伸管理服务触角,推动网格力量更加贴近群众、响应更快。建强“巷长制”自治队伍。从“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老战士)人员、无职党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士、社团组织骨干、社区能人中吸纳和选聘1246名“四长”(巷道长、红袖章、楼栋长、单元长),并颁发“四长”聘书,明确岗位职责,制作街巷、楼院“四长”责任公示牌,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建立常态化激励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睦邻议事、组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搭建“四长”履职平台,切实增强“四长”的身份认同感、社会使命感和履职责任感。

    当好街巷管家,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推行“四必清、五必查、六必报、七必办”工作法,构建形成“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全链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四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零距离”访民情、听民声、纳民意、暖民心。目前,累计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1500余条,协同办理“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大白话以及喜闻乐见的“宣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到街巷、进广场、入楼院,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平安建设、反电诈等内容,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发挥感知风险的“探头”、化解矛盾的“前哨”和服务群众的“驿站”作用,第一时间上门协调、现场调解,有效化解邻里纠纷。建立“红、黄、蓝、绿”四色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四长”配合社区干部、网格长参与开展楼道堆放物、高空坠物、“飞线”充电、燃气和用电安全等隐患排查工作,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近年来,在城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过程中,“四长”成为施工监督员和问题协调员,保证了城区122条背街小巷40余个老旧小区顺利改造完成。

    多元共治赋能,打造城市治理活力引擎。依托“党建+巷长制”,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撬动社会资源下沉社区、多元力量共建共享,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以街巷、楼院“微网格”为基本单元,探索创新“有事好商量”睦邻议事模式,通过单元门口“马扎会”“楼院茶话会”“小巷议事角”“凉亭议事会”等形式,让群众纠纷群众断、群众疙瘩群众解、群众事务群众管。创新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模式,培育和成立公益课堂、文艺表演、民俗传承、心理疏导、便民服务、矛盾调解、治安巡防等各类志愿服务队57支,开展一系列优服务、凝民心、聚民力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便民服务进广场工程,坚持每周二、周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00余期,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建立每月25日社区便民服务日制度,推出“8+X”便民服务餐,增进了社区邻里情。    (李瑞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特刊
“党建+巷长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基本农田新增700多亩灌溉面积
崤函英雄 光影铭记
党员技术员田间送技助农增收
七旬老人坠崖被困 消防成功救援
花椒交易 助农兴商
道路提升“白改黑” 铺就“幸福民生路”
锤炼过硬本领 彰显担当作为
上门服务 精准宣传
多举措筑牢河道“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