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珍稀鸟类、救助野生动物、守护黄河生态……20多年来,三门峡摄影家张明云从镜头后的拍摄者,变成湿地前的守护者,用行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答卷。
20多年前,张明云还是湖滨区交口乡一名普通农民,一次偶然的摄影机会,让他与黄河湿地的鸟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天起,他扛起相机,累计拍摄30多万幅鸟类影像,记录下300余种野生鸟类踪迹。这些影像,不仅是自然的珍贵记录,更是他守护生态的无声誓言。
多年的摄影生涯,张明云和鸟儿之间产生了许多动人故事。
2017年8月的一个深夜,张明云接到内蒙古朋友的紧急电话:“包头发现一只环志A55的受伤天鹅!”这个编号如电流般击中他——那是2015年在三门峡出生的天鹅宝宝,2016年放归后便失去音讯。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连夜驱车1000多公里,在包头市郊的水塘里找到奄奄一息的A55。
随后,他抱着受伤的天鹅一路从内蒙古赶回三门峡,整整12个小时未曾合眼。如今,伤愈的A55早已重返蓝天,而张明云的电话从此成了“鸟类保护110”,24小时待机接听每一个求助。
像这样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他组织成立大天鹅保护协会,带领上千名志愿者巡护湿地;他顶着偷猎者的恐吓,推动政府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张明云用行动证明,保护生态,不是口号,而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2017年,张明云当选三门峡市人大代表。他的镜头不再只记录美好,更聚焦问题,从推动“护飞行动”到建议湿地生态修复,每一次建言都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生灵说话!”
作为三门峡志愿者联合会白天鹅保护分会会长,他自费20多万元印制8000册宣传画册,在校园、社区举办摄影展,以镜头为介,坚持宣传三门峡的生态之美,引导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他说:“拍鸟是我的爱好,让更多人了解、热爱、保护鸟类才是我的目的。”
张明云的坚守,点燃了三门峡的生态之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护鸟队伍:退休职工、学生、游客……他们像张明云一样,在天鹅湖畔劝阻投喂,在湿地边缘拆除捕鸟网。“一红一白”的白天鹅和红腹锦鸡,已成为三门峡的生态名片;而“张明云们”,则是这张名片背后最坚实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