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已经成为普通人记录生活、表达自我、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全民创作、全民分享也成为特有的行业景观。与此同时,过度刷短视频也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沉迷手机短视频也从早期的年轻化延伸到当下的全民化。
从生理上说,短视频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等,相当于一种快乐激素,帮助人们放松压力、缓解疲劳,由此不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说,则是平台的推送机制和所谓的算法在发挥作用,源源不断地投喂“上头”题材,或者搞笑段子,或者社会热点,让人不由得沉浸在短暂快感中,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沉迷短视频与年轻人沉迷游戏没什么不同,时间一久不仅会造成身体肌肉的不适,还会让人注意力持续涣散、破坏睡眠节律、形成拖延习惯,同样会在亢奋之后形成低落情绪,还容易让老年人因为各种广告胡乱消费,以致落入诈骗陷阱。同时,算法加持的投喂,会让很多人陷入信息茧房,导致“大脑内存”降低,无法听取不同意见,形成偏执观念。
过度沉迷短视频不利于身心健康,这一点必须警惕。更重要的是,算法的目的是流量,我们不能让流量左右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