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静怡)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
着力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产教融合政策环境。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和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制度落地落实;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体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对产教融合相关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完善,促进产教融合及产业人才交流培养。
着力优化职业院校和学科专业布局。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谋划,加快构建我市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3+2”“3+4”培养模式。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结构,指导我市各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争取省内外高校和职业院校入驻,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深化与已签订协议的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园区等。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支持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建“8+6”产业集群急需专业,开设紧缺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加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持续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着力激发企业深度参与办学的内生动力。聚焦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培育更多产教融合型企业,落实税费抵免等激励政策。发挥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在“8+6”产业集群人才急需领域,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型实训中心,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引导职业院校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日常管理与教学活动,鼓励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全环节;加大产业学院建设力度,推广订单式培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鼓励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按规定互聘兼职;畅通从行业企业选拔优秀教师的渠道,吸引更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加入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