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制活 产业兴 乡村美
三门峡创新实践谱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纪雨童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主战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实际,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赋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持续丰富完善农村经营体系激活发展动力,深入推动农村各项综合改革释放内生潜力,一幅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项目引擎发力,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以项目为引擎,我市不断创新机制、优化路径,推动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领跑。灵宝市谋划79个先导区项目,计划总投资3.68亿元,目前17项已完工,18项正在建设中,16项正在招投标,6项进入财政评审环节,22项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工作。卢氏县、渑池县等县(市、区)按照片区化发展思路,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谋划项目,以组团式推进激活乡村建设新动能,形成多点发力、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

    推进沿黄乡村振兴。砥柱博物馆、李家坡滑雪场等农文旅“明珠”沿黄镶嵌,休闲采摘、文化体验、研学观光游等串珠成链;彩色小麦、油菜(油葵)、优质蔬菜、特色水果、古枣林、中药材、花椒等9个万亩绿色生产园区夯实产业根基;4个市级沿黄乡村建设成效显著,99个项目总投资达5.7亿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蝶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改建农村户厕930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9.2%,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99.4%以上村生活垃圾基本形成“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闭环治理体系。深耕绿色农业,土壤普查进入关键阶段,全市16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全覆盖、利用率超88%以上。

    经营体系完善,市场主体焕发“新活力”。持续丰富完善农村经营体系,我市聚焦“内强素质、外强能力”,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14家,总量分别达4662家、4264家,成为小农户融入大市场的重要力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阵营持续扩容,河南三味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成功跻身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全市已形成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30家、市级88家的梯次发展格局,引领乡村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

    综合改革破冰,沉睡资源释放“生命力”。深入推进农村各项综合改革,我市以制度创新打破要素流动壁垒,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土地价值,以法治思维保障农民权益,让乡村资源加速“活”起来。

    在规范资源管理方面,湖滨区、灵宝市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整治试点工作;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清查核实,2024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27.08亿元,同比增长24.45%,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35.67亿元,同比增长33.6%,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成效显著。

    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上,渑池县洪阳镇北沟村、灵宝市尹庄镇岳渡村作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市级试点村,已启动村级动员与摸底调查工作;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填报率达5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推动土地要素高效流动、优化配置。

    从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到生机勃勃的万亩园区,从活力迸发的经营主体到不断深化的改革实践,三门峡乡村正以蓬勃之势汇聚振兴强大力量,在机制创新中愈发充满活力、彰显魅力,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稳步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特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习近平就尼日利亚前总统布哈里逝世向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致唁电
陕州区:特色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义马市:暖“新”服务注入基层治理新动能
机制活 产业兴 乡村美
我市着力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
缤纷暑假
平凡英雄 微光成炬
金海生物:科技赋能 菌香飘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