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林道)记者7月15日从市人社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多举措多渠道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门路,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全市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5867人,已实现就业5373人,帮扶就业率达91.58%。
优化服务引导一批。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三进”活动,主动对接本地院校和企业,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政策,推动政校企联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全面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131”就业服务,做好毕业生观念引导、就业指导、政策宣传、岗位推送和跟踪服务,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
鼓励企业吸纳一批。围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分行业分区域挖潜拓宽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岗位,发挥好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开展“职引未来春季专场”“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就业实习双选会”“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招聘活动14场,精准搭建供需平台,提供就业岗位2.7万个。
拓展岗位兜底一批。挖掘事业单位编制存量,加大事业单位招聘力度,拓展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2207个。加大“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力度,支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社区治理、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工作等领域就业。通过“企业申报+政府补贴”模式,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适合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岗位,提高就业见习的吸引力,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243个,组织就业见习9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