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眼金睛辨烟气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烟囱中升腾的烟气,是工业活动的“环境信号”。掌握基础辨识方法,普通人也能化身“环保观察员”,用一双慧眼识别潜在污染风险。

    白烟:水蒸气的“视觉伪装”

    常见的白色烟柱,本质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液滴。现代燃煤电厂通过湿法脱硫、湿电除尘等工艺,将烟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处理后排出。这类“白烟”看似浓重,实则为占比超90%的水蒸气,冷却后所形成白色雾气,无害但可能影响局部能见度。

    黑烟:燃烧失控的“危险信号”

    黑色或深灰色烟气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直接证据。小作坊使用劣质散煤、柴油时,因氧气不足导致碳颗粒未充分氧化,便会随废气排出。此类烟气含PM10、PM2.5、致癌多环芳烃,长期吸入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黄烟与彩烟:化学污染的“预警色”

    黄色烟气常与硫化物超标相关,可能是脱硫装置故障导致二氧化硫泄漏,长期接触可能腐蚀建筑并危害健康。化工厂事故中的彩色烟雾最为危险——蓝色可能含氯气,绿色可能含磷化氢,红色可能含氮氧化物。这些剧毒物质泄漏后可能引发急性中毒或爆炸,需立即远离。

    火炬与白雾:特殊烟气的“身份辨析”

    化工厂顶部的“火炬”是安全装置,用于燃烧无法处理的易燃废气(如氢气、乙烯),避免爆炸风险。而冷却塔冒出的“白雾”则是水蒸气冷凝现象,与污染无关。但需警惕以“无害白雾”掩盖违规排放。

    科学识烟:避开“以貌取烟”的误区

    仅凭颜色判断是否污染存在局限性,仍需由专业机构通过监测系统获取真实污染物数据。

    烟气是工业文明的“环境密码”,读懂它的颜色信号,既能提升公众监督能力,也可为精准治污提供线索。守护蓝天,不妨从观察身边的每一缕烟气开始。

    (三门峡市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袁龙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经济·关注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视点
“星创天地”绽异彩 双率领跑耀中原
火眼金睛辨烟气
全市食安骨干线上研修食品产业趋势
推进灾害治理 保障安全运行
“你们都可好了,我就信任咱们医院”
用专业与爱心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趣味答题“赢”健康 防病智慧“种”心间
大棚土豆采收忙
冬病夏治正当时
健康剧场搭舞台 义诊服务送上门
义诊走进军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