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三门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头汗频发 中医教你应对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夏日炎炎,不少人发现头部、脖子汗珠直往下滚,身体其他部位却相对干爽。这种异常头汗,在中医看来,往往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汇聚于此推动津液外泄调节体温。一旦这一机制失衡,头汗便会异常增多。这背后,通常有三大常见原因。

    一是气虚型。先天禀赋不足,或过度劳累、久病损伤正气,导致脾气虚弱,无法固摄津液。这类人活动后头汗加重,还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是脾胃湿阻型。长期偏爱辛辣油腻、甜食,会使脾胃运化失常,湿气内生化热,湿热上蒸迫使津液从头部排出,患者多口中黏腻、舌苔厚腻、大便黏滞不爽。临床发现,气虚型和脾胃湿阻型常合并出现,单纯阴虚型相对少见。

    三是阴虚型。熬夜、情绪波动大、生活不节制等会耗伤阴液,阴虚生内热,虚热上扰引发头汗,常伴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等表现。

    针对不同类型头汗原因,中医有相应的调理方案。气虚型可在煲汤时加入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脾胃湿阻型可用荷叶、陈皮、薏苡仁煮水代茶饮,健脾祛湿;阴虚型则适合用百合、银耳、枸杞子煮粥食用,能滋阴润燥。气虚人群还可选择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5分钟,每周2—3次,可起到温阳补气、调和气血,卫外固密,津液得以固摄,从而改善气虚所致的头汗症状。

    情绪调节和生活习惯改善也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练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同时,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气血运行。    (三门峡市中医院 柴松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全市医疗机构安全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我市启动“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行动
红心向党筑防线 健康为民践担当
练“救”技能 护佑生命
开展实验室多场景实战演练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夏季头汗频发 中医教你应对
三措并举暖桑榆 绘就健康新画卷
科学防护五步法
健康随访面对面
灵宝市中医院 药膳坊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