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婉媚)我市将发展复合型林下经济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打造林下经济品牌。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397.82万亩。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牡仙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种植油用牡丹9.82万亩。目前,该公司生产有牡丹籽油、牡丹花核桃乳、牡丹食品系列等10余个品类400多种产品,年产值超10亿元。
“订单+公司+基地+农户”销售模式。三门峡市为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订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提供辣椒育种、育苗、供应配套农资、指导种植技术、回收鲜椒干椒、烘干鲜椒深加工等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每年收购渑池县、灵宝市、卢氏县等地辣椒200万公斤,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农民销路不愁。
“公司+党支部+农户”运作模式。河南宁寿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围绕陕州区店子乡中药材产业化项目开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党员带头、以点带面,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在店子、黄塘、宽坪、大石涧等村种植黄精、玉竹、万寿菊等中药材1.5万余亩,辐射带动600余户2000余人,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每年每村可增加集体经济收益约10万元。
“政府引导+合作社主导+农户参与+企业管理”管理模式。湖滨区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区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为引导,发挥合作社主导作用,采取统一流转土地、农户自愿加入、免费供应使用机制。由社员带头栽培扁桃,并向邻近群众传授管理技术,统一防治病虫害、销售扁桃和鸡(鸡蛋)。目前,该合作社种植扁桃2200亩,林下养鸡、鹅5000余只,年销售总收入200多万元。
“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灵宝市祥和菌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灵宝市阳平镇西常村及周边大力宣传和推广林下香菇栽植新品种、新技术。目前,累计培育种植户1800余户,带动周边7个乡镇52个行政村7000余户种植香菇100余万袋,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卢氏县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依托该县东明镇当家山2000亩核桃种植园,在林下套种不同生长周期的白芍、射干等中药材和辣椒、红薯等特色农作物1750亩,带动农户1300余户,实现社员年均增收6000余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建成烤核桃、脱衣核桃仁生产线,核桃蛋白粉生产线各一条,年加工能力均为100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