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刘先生作为一名小微企业主,常有资金周转需求。有一天,刘先生收到自称某银行客户经理的短信,声称能为小微企业主提供高额贷款,不仅利息低、手续费便宜,审批流程亦极为简便。刘先生动了心,立即进行了回复。很快,自称中介公司客户经理王某通过微信添加刘先生,并约其线下见面。
见面后,王某便以帮助刘先生申请贷款为由,顺势接过刘先生的手机,开始一系列看似专业的操作。在王某的引导下,刘先生一步步配合完成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等关键环节,不知不觉中就在网上申请了银行贷款。当贷款资金顺利到账,王某再次操控客户手机,以缴纳还款保证金为借口,将贷款资金的25%迅速划扣至某个私人账户,并承诺这笔钱会在一年内分四期退还。直到此时,刘先生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实际到手的资金大幅缩水,仅仅只有贷款金额的75%,但上当受骗的事实已难以挽回。
【案例警示】
一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面对各种包含“内部渠道”“保证放款”“正规公司”等敏感信息的宣传广告,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其中往往隐藏高额收费陷阱,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被其诱惑。二要妥善保护个人重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不随意向他人暴露个人身份、银行账户和财产情况等信息,尤其要保管好个人手机,切勿将手机交于他人代为操作,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三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有贷款需求的,一定要寻去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对贷款业务流程和贷款条件不清楚的,可以到就近的银行机构网点或拨打银行官方电话进行咨询。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对于贷款条件、贷款利率、还款要求等要细致研究,做到理性借贷,按期归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门峡监管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