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关注·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信用赋能激活乡村振兴金融新动力
本报记者 吴琼 通讯员 牛建斌 孙晶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是关键一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峡市分行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搭建三门峡市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双平台”,构建了一套动态信用评价体系,将全市400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数据库,并利用AI模型破解农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截至今年4月末,该系统已为三门峡市41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2.78亿元融资支持。

    传统农村金融的痛点在于农民缺乏抵押物,银行难以评估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三门峡市分行打破传统,实行创新性方法——让政府数据成为信用担保。该行联合市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三门峡监管分局等部门成立专班,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数据共享、信用建档、联合督办三项机制,开发信用评价模块,对7000余家经营主体实施动态管理,为信用体系筑牢数据根基。目前,全市已完成426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为信贷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为破解三门峡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模块数据维度覆盖不足难题,该行与市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共同搭建三门峡市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深度整合财税、农业农村、民政、社保、医保等多部门涉农信用信息,将农户信用数据全部纳入其中,通过AI算法构建专业评价模型,实现对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客观、精准画像,为金融决策提供动态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该平台展现出强大的智能匹配能力。技术人员现场演示,输入某香菇合作社信息后,系统能够基于数据分析,迅速推荐“香菇贷”等3款适配信贷产品,通过独立的模型开发和深入的数据分析,该平台实现信贷产品智能匹配,大幅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与精准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该行还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建立“信用+担保”复合增信模式,推出乡村振兴担保贷、香菇贷、种植贷等特色涉农主体专属信贷产品,有效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同时,借助5G直播平台,举办8场专场活动,构建“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的新型服务机制,实现金融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如今,通过该创新体系获得融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均审批时间进一步缩短,融资效率不断提高。随着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的全面上线,一幅“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的智慧金融图景正徐徐展开。这场以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的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更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三门峡样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关注·金融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视点
“带空箱子到中国!”
中美经贸会谈为全球经济纾压增信
数字信用赋能激活乡村振兴金融新动力
“修复征信”险酿大错
银医党建联建促发展
到市中心医院湖滨分院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