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恨歌》:一幅上海风情的细腻画卷
董全云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再没有任何文学描写,能比《长恨歌》开篇寥寥数页更痛快淋漓地把上海一举安置在如此崇高的审美范畴里。在王安忆的笔下,《长恨歌》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幅上海风情的细腻画卷。

    小说用大量笔墨叙述城市的时尚,再现了上海的摩登时代:开篇第一章“弄堂”“流言”“闺阁”即详细叙述了上海城市的生活形态和精神面貌。“鸽子”则奠定了全篇的叙述视点,是鸽子式对这城市的俯视,洞悉一切秘密。20世纪40年代末期,风雨飘摇中的上海并不知道时代的巨轮即将碾碎繁华旧梦。王琦瑶是全篇的灵魂人物,也是这城市的象征,这个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以其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走进了那个年代的上海。

    以女性为主体,深入开掘市民生活常态下的意义。小说似乎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一点儿都不相关,但借用了“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美丽女性,创作了一个回旋宛转的都市动人故事。2000年,王安忆的《长恨歌》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从繁华的南京路到幽静的弄堂,从灯红酒绿的舞会到朴实无华的日常生活,在《长恨歌》中,王安忆用她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上海,感受着那份独特的城市韵味。

    小说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字里行间透露着王安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捕捉到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将它们化作笔下的灵动文字,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能够闻到上海弄堂里的烟火气,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海派情怀。

    无论是繁华还是平淡甚或是有些艰难的时候,王琦瑶都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在一点一滴中过着虽然琐碎却坚韧的日子。王琦瑶既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少女,又是一个在现实中不断挣扎的成熟女性。通过她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看到了一个个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抗争。一个女人40年的情与爱,痴缠与无奈,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初看,读的是风花雪月的浮华,细品,体会到红尘辗转的宿命。

    除了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深入描绘外,王安忆借《长恨歌》还探讨了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王琦瑶的一生充满了对爱情、友情和亲情的追求与挣扎,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深入剖析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王安忆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敏锐的观察力,将上海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以及人性的复杂多面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历史、文化以及人性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立体,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仿佛触手可及。这种真实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长恨歌》成为一部能够深入人心的作品。

    《长恨歌》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精妙的结构和叙事技巧。王安忆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场景,将读者带入那个时代的上海。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惊喜和感动,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若说白居易《长恨歌》写出了爱情悲剧与历史反思,那么王安忆的《长恨歌》通过王琦瑶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要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求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正是人类精神的伟大体现。

    曲终人散,意犹未尽。小说《长恨歌》不仅仅是对一个繁华都市风情女人的命运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人性的深刻探讨。它让我们在品味故事的同时,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在阅读与思考中畅享文艺人生
书单
《长恨歌》:一幅上海风情的细腻画卷
豫西深山里的时代记忆与人性温度
阅读率创新高!透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