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彦君)为深入推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我市近日正式启动2025年普通国省道农村地区平交路口隐患治理专项行动。本次行动计划年内完成335处平交路口改造,其中一般路口300处、伤亡事故多发路口35处,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全力打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靶向施策,一地一策破解治理难题。针对不同区域交通特点,制定“分类分级”治理方案。湖滨区、陕州区聚焦电动车、农用车混行问题,增设非机动车道、减速带及智能监控设备,试点“路口哨兵”语音警示系统,提升夜间通行安全。渑池县、卢氏县针对弯多坡陡、临水临崖特点,实施“坡改平”“弯改直”改造,加装波形护栏、反光标识,完善应急避险车道。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灵宝市结合农产品运输需求,优化路口通行设计,设置农产品运输专用通道,保障农忙时节交通畅通。
科技赋能,智慧治理提升管控效能。创新引入“科技+治理”模式,在重点路口试点安装AI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车速、流量,对逆行、超速等违法行为自动抓拍并推送至交警平台。整合交通事故、车流量、天气等数据,绘制“路口风险热力图”,为治理决策提供精准支撑。利用无人机定期巡查偏远路段,快速发现并修复破损标志标线,弥补人工巡查盲区。
普通国省道平交路口隐患治理是2025年三门峡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也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任务。目前已累计完成580处路口改造,农村地区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23%,治理成效获群众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