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第二小学紧扣“双减”政策与新课标融合契机,深耕科学教育,构建“科学阅读+多元实践”双轮体系,从顶层架构、阅读筑基、实践驱动、生态协同四个维度发力,精心打造立体化科学育人场景,为学生科学素养筑牢根基。
该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构建“课程—活动—实践”三级机制。将科学阅读纳入课程,开发《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科学》等校本教材,2025年升级“科学素养提升工程2.0”,推动科学教育向素养培育转型。
以校园科技节、运动会为载体,打造“四维实践空间”及“微项目”挑战。科技节上,科普大篷车、科学实验、科技制作、专家讲座等活动丰富多彩;运动会设置“纸桥承重”“纸火箭”等项目,像六(2)班孙金辰团队运用伯努利原理让纸火箭创14.3米飞行纪录,90%学生参与,形成“人人创新”氛围。
建立“科学素养成长档案”,将过程性材料纳入评价,“纸杯叠高”评分涵盖力学分析、团队协作,演讲赛增设“追问答辩”,推动评价从“结果”转向“素养”,高阶思维提升32%。同时,联合市科技馆建“流动实验室”,开发“家庭科学盒子”促亲子实验,“家长智囊团”参与课程,科学探索延伸至生活。 (张雪娜 张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