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媛)“以前总凭经验种菇,现在专家教我们用数据说话,通过先进技术种植菌菇,菌袋污染率大大降低了!”近日,陕州区甘棠街道大坪村的菇农们难掩喜悦,曾经困扰他们的菌袋污染问题,在助农专家带来的新技术帮助下得到解决。
当前正值春季食用菌生产管理关键时期。为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组织专家到大坪村食用菌生产园区,聚焦香菇、羊肚菌等主栽品种的春季管理难题,通过实地指导、现场答疑和研讨,开展“科技服务进菇棚”活动,为菇农提供“零距离”技术服务,为全年食用菌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专家们实地查看了菌棚温湿度调控、菌棒发菌、病虫害防治等情况,针对菇农提出的“春季温度波动大,如何稳定出菇”“羊肚菌出菇期催菇管理”等问题,给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甘棠街道农业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专家指导优化管理流程后,预计今年香菇和羊肚菌产量都会有显著提升。
春季管理是全年食用菌生产的“黄金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将持续深化“科技服务进菇棚”活动,以技术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助力乡村振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联合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食用菌专项”“河南省食用菌良种联合攻关”等多个项目实施,重点研发和引进食用菌优新品种和技术,推动建设区域性食用菌产业联盟,为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强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