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卢氏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润心细无声 泽行自有声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作者:市外国语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甘棠学校副书记、副校长 方媛媛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教育教学不是绣花功夫,须绵绵用力;学校发展不是百米冲刺,须久久为功。”近日,我读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和课堂实际,读起来很轻松,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让人联想到学校的教育理念、一线课堂和教学效果该如何践行市教育局提出的三门峡基础教育改革“五部曲”蓝图?

    《静悄悄的革命》共四个章节,从教室的风景、学校的改变、课程的设计到具体实践的案例,前三部分有许多理念值得对照反思,最后实践的部分做了很好的案例展示。

    教室的风景提出,每个教室都有自己的固有特质和多样性,教师要面对的不是一个教室里的群体,而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设计、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眼中、心中要看到、想到每一个孩子。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的真正内涵,在提倡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教学改革的当下,这本书让我深思所谓的“主体性”究竟是什么?书中提出,要创造以“被动应对”为中心的教学行为,也就是要建设让个体感受到安全、被倾听、被尊重的“润泽教育”。“润泽”者润心泽行,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面对学习的内容和人际关系,要学会倾听他们的言语、表情和情绪情感,让教室快乐、让学习幸福,接纳学生学习路上的全部疑惑、困扰,引导学生走上主动、勇敢探索的道路。

    建设“润泽”课堂,一条路径是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的改变,另一条路径是课程的重构建设。

    学校的改革要求学校管理者要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师生双主体为核心,以‘三自’‘四证’‘五项教育’为抓手”的教育理念,高效推进、高质落实,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书中为教学管理者提供的理念和路径就是“开放共享”。学校里每一位教师要做到课堂开放,学校要面向家长、社会开放。说起开放,每所学校都有开放课堂的制度——公开课,但公开课的意义是什么?为了示范?为了完成既定任务?还是为了在交流共享中提升个人课堂教学能力?

    聚焦到具体的课程设计,书中提出建立“主题·探究·表现”的登山型课程,要打破传统“目标·达成·评价”的阶梯型课程模式,其底层逻辑是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当成整齐划一的线性增长,让每个人的起点、终点、方向一致,因为这违背了个体的独特性。登山型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有四点:课程的综合性、生活化导向、交往合作机制和活动性设计。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需打破学科壁垒,通过主题式学习将多领域知识融合;生活化导向强调实践价值,要求课程内容需贴近学生生活场景,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交往合作机制强调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活动性设计强调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种主题式、项目化的课程设计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而学校需要下大力气去培养和锻造愿意为之努力的教师队伍。今年是三门峡市“教育教学全面深化改革年”,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深度解锁“四把金钥匙”,如何为三门峡基础教育改革“五部曲”蓝图织锦添彩?我觉得《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它值得一读再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卢氏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我市举办二〇二五年高考备考专项培训
“三自”铸魂强根基 七彩育人立潮头
随手拍
以“三自”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少年筑梦争朝夕 “三自”奋斗向未来
“三自”赋能助力少年成长
润心细无声 泽行自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