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日的野菜
□王绵民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在豫西山地的中铝中州矿业,春天总是来得格外热烈。漫山遍野的绿意,像一场盛大的狂欢,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土地,也唤醒了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段村矿食堂的打饭窗口,那盆蒸白蒿,宛如一道时光的门,将我拉回往昔岁月。看到它的瞬间,大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往碗里盛,那是对美味的渴望,更是对一份特殊记忆的追寻。

    这片豫西山地,是野菜的天堂。春日暖阳下,黄花苗、白蒿、面条菜、栾芽芽……它们你方唱罢我登场,肆意生长。食堂的李红和继红,两位勤劳的厨师,总能抓住这春日馈赠,趁着下午人少的闲暇,到矿部大院外边,将这些大自然的礼物一一采回。

    说起白蒿,那可是春日野菜里的明星。常言“二月里茵陈三月里蒿”,阴历二月,是它最美味也最具价值的时候,不仅口感鲜嫩,而且是护肝的食疗佳品。它偏爱沟沿、路边或是果树林子,那带着细微白茸的叶面,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像是在召唤着有心人。

    从采集到端上餐桌,白蒿经历了诸多环节,每一步都饱含着生活的温度。挖回来的白蒿,要细细地择,去除干叶。若是蒸着吃,还得把根去掉。这一去一回之间,是对食材的尊重,也是对美味的执着。淘洗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反复冲洗,洗净野外带来的粉尘,留下最纯粹的本味。洗净后晾干水分,泡茶便阴干,做蒸菜则开启另一番工序。

    把控好水分的白蒿,与少许食用油相融,再倒入玉米面和白面混合的面粉,用手轻轻搅拌,每一片叶子都均匀地裹上面粉,像是披上一层薄薄的纱衣。加入调料,那是为这场美味之旅注入灵魂。蒸馍锅里水烧开,热气腾腾,将拌好面粉的白蒿摊在衬有蒸馍布的箅子上,盖上锅盖,等待的过程满是期待。

    十分钟后,关火。打开锅盖,那股带着山野气息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把蒸好的白蒿倒进盆里,用筷子挑散,此时,它既可以凉拌,清爽可口;也能炒着吃,香味四溢。

    看着食堂里的蒸白蒿,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那时,每到春天,母亲总会带着我去挖野菜,手把手教我辨认白蒿,教我如何采摘,如何制作。后来母亲不在了,妻子接过母亲的手艺,延续着这熟悉的味道。慢慢地,我也学会了这一道道工序,在独自一人时,也能摸索着做上一份蒸菜,回味童年,回味母亲的温暖。

    如今,家人们都去了外地,独自在家的我,能在这矿山的食堂里,再次品尝到蒸白蒿,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冲破了时空的阻隔。它让我想起故乡的田野,想起母亲慈祥的笑容,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场景。这春日的野菜,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心灵深处的慰藉,是故乡永远割舍不下的味道,在每一个春天,温柔地提醒着我,家,从未走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 城建·交通
三门峡的春
梦幻紫藤
春日的野菜
怀念和母亲生活的日子
典籍里的石刻公园
远去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