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渑池高中: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成长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本报讯 近日,走进渑池高中高一语文备课组,青年教师许小静正手持白板笔在黑板上快速勾勒思维导图,围绕《赤壁赋》的教学设计展开“五说”——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提升方法、核心素养、课堂流程。台下10余位教师或站或坐,有人用红笔在发言稿上圈画批注,有人饶有兴趣地追问:“如何通过文本细读培养批判性思维”,高级教师贾永伟用手机拍下板书:“这个情境化教学设计,我要用在下午的示范课上!”这样充满张力的教研场景,正是渑池高中“双轨教研体系”的日常切片。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将深度教研作为撬动课堂变革的支点,构建起“日常教研夯基础+公开课研促提升”的立体化培养模式。每周两次的教研活动,从周五的说课研讨到周三的听课观摩,形成了从理论建构到实践验证的完整闭环。

    在周五的常态化教研现场,每个细节都渗透着专业成长的匠心。主备教师提前3天提交说课稿,通过“两定五说五要求”的标准化流程,将教学智慧可视化呈现。物理组独创的“四色批注法”——黑色记录主案、红色标注争议、蓝色补充建议、绿色标记实践反馈,让思维碰撞跃然纸上;数学组的“错题银行”制度,每次教研必分析3个典型错题,将教研成果转化为精准教学策略。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案走,每一次说课都落地生花,收获满满。

    如果说日常教研是静水深流的积累,那周三的公开课则是百舸争流的绽放。青年教师赵梦玮至今记得自己首次讲《化学反应速率》公开课的情景:课前3天,备课组组长带着全组教师三磨教案;课后评课时,5位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9条建议,最终确定“实验探究五步法”的教学方案,全组教师借鉴共享。这种一人上课、全组成长的教研模式,构建出“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领航课”的进阶体系,形成青老共研、携手共进的良性循环。3年来,该校已有30余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斩获佳绩;2023年12月,该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校”。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将教研生态延伸至多维空间:每学期“我讲高考题”大赛,教师需限定时间完成解题、说题、命题三重挑战;“师生同考”活动中,师生共答一张卷,共同阅卷批改;“班主任课堂”搭建起德育与学科融合的研讨平台……这些创新举措与常态教研形成矩阵效应。正如英语教师杜刘欣在教研笔记中写道:“我们不是在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共同书写教育的未来。”

    教以启智,研以深耕。当教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教育的美好自然会发生。“在我校,教研不再是完成任务的形式主义,而是凝结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学术文化——老教师的经验在迭代中焕发新生,青年教师的锐气在碰撞中沉淀升华,最终汇聚成强大的‘智慧磁场’,赋能教师专业提升,助力教学质效双增。”渑池高中教研处主任胡智伟表示。(张晓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课改春风里的渑池“五步走”实践
以思维为引擎 赋能深度学习
唤醒文化自信 提升育人实效
深度教研助力教师成长
墨香润童心 笔韵传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