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作家迟子建正值青春时,写下了《好时光悄悄溜走》这篇散文。2024年1月,她的散文精选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她与出版社的编辑不约而同地选取了《好时光悄悄溜走》作为书名。
迟子建在文中回忆到,童年时慈祥厚道淳朴的父亲,称她为“二小姐”,并为她做了一盏新的灯,使她在除夕夜里走街串巷时,不再怕夜黑;善良慈悲的母亲,在下雨下雪天,给沉浸在写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她送来回家的伞,怕被命运风雨淋湿的她,再被自然的雨雪淋湿;爱人在离世的前三天,还与她携手去花店,买了娇艳的玫瑰和康乃馨;童年时她和姐姐弟弟在山林小镇,那些孩子间可爱的“战争”,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好时光悄悄溜走》这部散文集,有对故乡风物的怀念,有对往昔逸事的追忆,有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有对人情世故的慨叹,也有游历世界的杂感,思索人生的体悟,洋溢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从迟子建的早期散文中,可以看出她曾是一个灵动明媚的姑娘。小时候她生活在大兴安岭,有时候会住在北极村的姥姥家。“一进入九月,大地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拉开了帷幕。”“春种秋收,夏雨冬雪,日月星辰,最多看到的是冬季那种无休止、飞扬跋扈的大雪了。”从文中可以看出,迟子建深情而欣喜地观察和书写着故乡的一草一木。零下30℃的冬天,她跟随家人带着捕鱼工具和柴火来到黑龙江上,凿冰捕鱼,和姐姐弟弟跟着父亲进山拉柴火,看到吃树缝中虫子的啄木鸟和飞驰的白兔,也会借着去田里挖野菜的机会,趁着大人不在偷偷摘上几串浆果吃。
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少女时期与大自然如此亲密的接触,冬日的苍茫和壮美,注入了她的心田。当我们读这些散文,读出了清澈晶莹的文笔和琐碎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读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辽阔宁静的文学底色。
迟子建中年时期写的散文中,历经风雨的她,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慨。青年、中年时期的迟子建遭遇了父亲和丈夫意外去世的事件,尽管她的文字一如既往地纯净,却也总是流露着淡淡的忧伤。有次过马路时绿灯闪烁,个子高步伐大的爱人一瞬间就过去了,迟子建却没敢迈步,就这样两人隔着街,中间是一辆一辆疾驰的车辆。三天后,爱人因车祸离世。“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从这些锥心刺骨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她无法摆脱的伤痛。
好时光仿佛一场冬日的妖娆霜花,盛开和消逝,总在刹那之间。这自然令人遗憾。不过,我们又读到了一个更加通透、清醒以及坚韧的迟子建。她感慨,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在人生旅途中,甚至可以多给自己亮几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