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启·万象‘耕’新”系列报道之四
“本草”俏争春 催生“振兴花”
本报记者 纪雨童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4月2日,在渑池县张村镇河南庄村的田野上,“铁牛”在丹参苗田穿梭劳作。
杜杰 摄

    4月2日,渑池县张村镇河南庄村的田野上,“铁牛”翻起“泥浪”,一棵棵橙红色的丹参苗顶着绿中带紫的叶子铺满新鲜的田垄。

    “这苗长得可真喜人。”20多名工人一边说着,一边眼疾手快地整理、捆扎参苗——这是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为安徽和陕州区客户的订单起苗。

    旁边大片田地里,玉米秆“站”在风里,保护藏在“脚”下的柴胡嫩苗。

    “我们一年种苗能卖100万株。”该公司董事长韩燕飞说。

    丹参是两年生植株,春、秋两季采挖,当天该公司90亩丹参从地里收回后,便进入今年新上的空气能烘干生产线,过去需要5到6天才能晒干的丹参,现在50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

    韩燕飞经营的这家公司以种植丹参、柴胡、凤仙胶骨草等道地药材为主,是集种子培育、种苗繁育、示范种植、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初加工企业。

    正说着,今年第一批烘干的丹参新鲜“出炉”。与日晒相比,烘干的颜色红、品相好。总经理张泽民算了一笔账:烘干每斤丹参增加成本1元钱,算总账每斤却可多卖2元钱。90亩丹参出鲜参120吨,烘干后40吨,以市场价估算产值可达70万元。

    药材好,药才好。渑池县有“半个药柜”之称,全国400种重点药材20%以上品类均有出产,数十种道地药材行销全国、出口海外。

    春日暖暖,草木蔓发。

    当卢氏县文峪乡望家山上万亩连翘基地开遍金黄色的连翘花时,卢氏县的山川河谷尽披“黄金甲”。作为“中国连翘之乡”,这里连翘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1/3,200余万亩年产干品6000吨。赏花、饮茶、入药,连翘“花经济”香气怡人。

    “一步三药”“天然药库”,作为全国十大中药材基地县之一、全省十大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县,卢氏县中药材种类全、产量大、品质高,1200余种中药材,商品流通领域300余种;300余万亩中药材,总蕴藏量1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20亿元。

    陕州区宫前乡境内,5万余亩野生连翘俏争春色。因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当地成为野生连翘、艾草、黄精等中药材生长的“乐园”。仅连翘一项,野生与人工种植年收入2.2亿元。

    有花必有种。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的“黄金花”变成“振兴花”,要从用科技让连翘“蝶变”的河南省首批高级农艺师(新型职业农民)孙鑫说起。

    3月28日,在孙鑫的连翘种植基地,40万株新苗扦插正忙。从金融跨界回乡创业是他的情结。数年选育创造连翘异型花相互授粉,创下亩产翻番的奇迹;改良河南省首批药用连翘林木良种成功;探索“主干开心型”修剪技术,连翘实现从灌生到乔生。每年藏着“科技基因”的连翘苗带动周边发展5000余亩,5年培训农户6000人次以上。

    “金”花开,“草”生金。

    三门峡市自古就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资源丰富,药用植物超过1000种,常用300余种,包括多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垂直分布于卢氏、灵宝、陕州等山区、丘陵地带,中药材特色产业经济收入持续向好、稳中有进。2024年,全市101万亩中药材,产量11.84万吨,产值19.44亿元。其中,连翘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省第一,丹参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省第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擦亮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本草”俏争春 催生“振兴花”
朝辉铜业:勠力“铜”心 生机“箔”发
乡村变“花海” “颜值”换“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