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这份意见稿以高瞻远瞩的视角、切实可行的规划,为阅读事业的蓬勃发展铺就坚实道路。
《条例》承载着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任,意义非凡。明确县级以上政府需将全民阅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这一举措犹如源头活水,为阅读设施建设注入充足“养分”。未来,无论是繁华都市中的现代化图书馆、温馨便捷的城市书房,还是偏远乡村的农家书屋,都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让阅读资源均衡地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真正实现全民共享阅读。将每年4月第四周定为“全民阅读活动周”,则巧妙地利用时间节点,汇聚各方力量,掀起一年一度的阅读热潮,激发大众对知识的强烈渴求。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海量信息汹涌而来,人们在手机屏幕上获取零碎知识的同时,却逐渐疏远了经典名著。在这样的背景下,《条例》鼓励开展兼具文化内涵与吸引力的阅读推广活动,倡导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无疑是一场“及时雨”。通过举办高品质的读书分享会,邀请知名学者解读经典,能够为读者搭建起通往深度阅读的桥梁,引导人们在字里行间沉淀心灵、汲取智慧。
然而,要真正达成全民阅读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协同发力。政府在加大资金支持、完善阅读设施的基础上,还应注重阅读活动的精准化,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学校要将阅读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各界也应积极投身其中,书店、图书馆、文化机构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纽带。《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全民阅读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越来越多的人重拾书本,在阅读中感悟人生、提升自我,让书香弥漫整个社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与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