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中,灵宝市教体局在三门峡市教育局的有力指导和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市教育局“1211”教育强市建设行动,认真落实“12366”质量提升举措,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践行“五育”并举,育人成效再上新台阶。强化学生思政教育,构建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和“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全力打造劳动教育、研学教育、书法教育、科学教育四张“教育名片”,建成89个科普教室和未来少年科学院,38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书法特色学校,《教育时报》专版报道了灵宝市作为全省“五育”并举实验区的特色经验。
聚焦课堂提效,着眼素养培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全面推进“四大活动”,灵宝市5000余名教师积极参与,8所学校、10个学科组、6名教师获三门峡市先进,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有力推动了教学变革。深化教研赋能,引入“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模式”,打造4所“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实验校,教研成果3次在省级交流研讨会上亮相,以课改“小切口”撬动提质“大舞台”。
深化评价改革,坚持多元导向,管理效能再上新台阶。试点推行《灵宝市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从德育、管理、教研、课程、学业质量、学业负担六大维度,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全面、多元化的评价。创新素质课程评价模式,开展“五育”融合育人质量监测,在该市设立9个集中监测点,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局直和各乡镇中小学学生,进行六门素质类课程的集中监测,为学校精准定位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聚焦师资强基,助推专业发展,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度融合“青蓝工程”与“名师工程”,构建教师专业攀升体系,贯通纵向培养链条;深入推进2024国培项目县建设,打造“1+10+30”研训矩阵(1个平台、10所示范校、30所试点校),织密横向研训网络;聚力“五级培训”,培育河南省、三门峡市名师骨干322人,构建立体孵化池,形成“青蓝筑基、名师领航、项目驱动、培训孵化”的闭环机制,营造全域联动的教师成长新生态。
优化机制建设,强化保障支撑,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推进以强带弱策略,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联盟及幼儿园共同体覆盖88所中小学、70所幼儿园,实现该市薄弱学校帮扶无死角。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争取各级资金投入1.3亿元,实施67个建设项目,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350个,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一年来,灵宝市教体局先后获得16项河南省、三门峡市级荣誉,在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中,位居全省18个样本县前三名,成功承办了全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研讨会、全省“绿健”活动推进会、全省书法教育培训会等省级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实践探索中持续创新突破、锐意攻坚进取。下一步,灵宝市教体局将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在改革中谋创新、求突破,力争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加快推进三门峡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