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灵宝新闻·交通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婆婆丁的诗画春天
□徐志荣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春光明媚,百花争艳。草丛中一簇不起眼的黄花让我欣喜。那是妆点春天的美丽使者婆婆丁,又名蒲公英。它自信昂扬的姿态,风姿绰约的倩影,扎根奉献的柔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蒲公英开花时花瓣较小,虽低调盛开,却是春天不可忽视的存在。一朵朵绽放的小黄花,身姿舒展。野外常见三五成群、一片片簇拥绽放。花朵形状似菊,却有着不似菊花怒放的低调与淡然。层层花瓣叠加、错落有致,色泽明亮却不夺目,闻之,淡淡的气味直抵心灵,让人心神宁静。

    蒲公英在百花名册中虽不占一席之地,却胜似名花自信盛开。那淡然的模样,不禁让人想起诗人龙山阿采蒲公英诗句中“不羡红花不羡仙”的心态。那田间地头、漫山遍野,于平凡中绽放自我的身影点缀出了灿烂春光与满目繁盛。阳光下的蒲公英,正如平凡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踏着琐碎烟火,坚守初心,用辛勤耕耘为祖国的欣欣向荣奉献力量。每一位如蒲公英般的大众,都有着不与名花争艳却我自妖娆的芬芳。

    蒲公英落地生根,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叹服。宋代方上舍正澍《过瓦官寺》诗中描述:“废苑苔生天子笔,荒街春绣地丁花。”废弃宫殿的苔藓上长满了天子藤,荒芜的街道上春天这位绣娘绣了满地蒲公英花。一个“绣”字展现了春姑娘的心灵手巧与诗情画意,春天生机勃然的景象跃于然纸上。我常想起小学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中的句段:“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哪儿就是我的家。”是啊,蒲公英的种子四海为家,无论荒坡还是郊野,无需施肥抑或灌溉,承接着大自然的雨露恩泽,自由昂然地生长。

    蒲公英药食同源,用途广泛。宋朝诗人薛田《成都书事百韵》有云:“地丁叶嫩和岚采,天蓼芽新入粉煎。”说的是蒲公英的叶子娇嫩需小心采摘,木天蓼的枝芽要趁着新生时摘下碾成粉使用。蒲公英的嫩叶采摘后,经开水烫焯,配上几片拍好的蒜头,泼上香醋,麻油,可做成凉拌小菜,供体热之人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常为农人喜爱。蒲公英的药用价值也广为传颂,现代诗人左河水《思佳客·蒲公英》有描述:“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不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均有验效。农人亦常在每年夏末秋初,采摘整株烘制成茶品。若是尝上一口,顿觉通体透畅。

    晚风轻柔,蒲公英随风妖娆。落日下的蒲公英披着余晖尽显平凡魅力。那黄色小花、青青嫩叶、毛茸茸的冠,都在诉说着她凡而不俗的美和对春天的祝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灵宝新闻·交通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广告
雨巷
十里桃花谷
婆婆丁的诗画春天
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