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伏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成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网络时代,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不少在校大学生或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也是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

    案件详情

    近日,王某(化名)到派出所报警称,被人冒充支付宝客服诈骗5万元。原来,王某在家中突然接到一个名为“支付宝客服中心”的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告诉王某:“国家下发了一个文件,大学生不允许在小型借贷平台借贷款,需要给其关闭大学生支付宝信息。”起初王某很困惑,但在对方的指导下查看相应文件后,王某便对“客服人员”深信不疑。之后,王某根据“客服人员”提示关闭支付宝花呗和借呗额度,然后再重新开通恢复额度,并从中借钱提现至银行卡中。最后,对方以只有向指定账户转账才能注销为由,要求王某将5万元转到指定账户。转账后,王某越想越不对,怀疑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报警求助。

    犯罪分子惯用伎俩

    伪装“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不法分子冒充各个网络贷款平台客服,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并使用伪造的“平台营业执照”“客服工作证”等消除受害人疑虑。

    能够说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为获取受害人信任,不法分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编造理由让受害人陷入恐慌,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或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

    普法提醒

    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你按时还清货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务必提高警惕。遇到疑问时,应当及时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询核实,避免财产受到损失。     (市法制办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伏牛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经济
   第07版:文旅·综合
   第08版:视点
刹住二次供水违规收费乱象
年轻人成诈骗分子眼中的“肥肉”
杜绝校园欺凌
灵宝市检察院3起案件获最高检点评
AI赋能反腐败斗争
组织开展司法理念大讨论
巧手插花庆“三八”
不要轻易下载安装手机APP
巾帼花开绽芳华 铿锵玫瑰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