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办理的部分物业公司加收高层住宅居民水费公益诉讼案件,刹住了二次供水违规收费乱象,守护了水龙头里的民生。”近日,在湖滨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湖滨区检察院报告的这一“检护民生”实事,受到与会代表委员一致好评。
2024年8月,湖滨区检察院在开展“检护民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接到线索:部分高层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在二次供水方面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经调查,该院发现城区多个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公司以水费为基数,擅自加收二次加压服务类费用,导致居民实际缴纳水费高于三门峡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城镇居民用水价格,严重损害了居民用水权益。
面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民生问题,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市供水集团及多个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调取水费收缴明细,查明事实:三门峡市现行居民用水价格为4.1元/吨,而多数高层小区均在水费中加收0.7元至1元不等的二次加压服务类费用,且未将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进行公示,侵害了众多不特定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当年9月25日,区检察院依法向负有价格监督检查职责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价格监督检查职责,对辖区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存在的供水领域价格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整治,保障供水公共政策落实到位。同时,督促辖区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建立健全各项收费及费用分摊相关信息的公示制度,及时向终端用户公开。
市场监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深入摸排市城区物业供水情况,全面了解供水现行价格政策和行业要求,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整治过程中,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沟通,共同探讨法律问题,厘清整治重点方向,消除行政机关顾虑。
当年10月18日,市场监管部门制定了《开展物业服务公司收取转供水费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出动执法人员126人次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并召开城区物业行业供水收费行为行政指导会议,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自查行自纠,杜绝违法违规收费。在市、区两级检察机关上下联动中,目前,城区44家企业90个小区已完成整改,其中52个小区取消二次加压费,38个小区对二次加压费据实分摊。同时,全面指导并规范了物业收费明码标价行为,健全费用公示制度,有效维护了主城区物业行业市场秩序。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