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伏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词里的元宵记忆
□华昌萍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当元好问的诗句在耳畔响起时,元宵节那热闹非凡的景象便如潮水般涌来。元宵夜的花灯,天上的圆月,甜甜的汤圆,宛如一把闪亮的钥匙,打开了文人墨客的情思,让他们挥毫写下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元宵赏花灯,喜庆又热闹。唐代诗人张祜在《正月十五夜灯》中写下:“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的夜晚,千万扇门打开,万盏灯火齐明,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光明与欢乐之中。宫中的歌女们连袖起舞,歌声与天上的明月相互映衬。这场景与同时代苏味道笔下的《正月十五夜》里的场面异曲同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那火树银花,仿佛将整个星空都搬到了人间。铁锁打开,星桥连接,人们在这灯火辉煌的夜晚,骑马游玩,明月仿佛也在追逐着人们的脚步。元宵节的灯火不仅照亮了黑夜,更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与希望,寓意着新的一年前途光明璀璨。

    “灯火元宵夜,花好月圆时。”元宵夜,新年的第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洒下皎洁的清辉,空气中弥漫着蜡梅的清香,这如梦似幻的情境,最能触动青年男女的心弦。在古代,礼教束缚严格,年轻女子平日深居简出,活动受限。但在宋代,每至元宵节,情况便大不相同。这一天,青年女性被允许外出,尽享节日狂欢,更可以和心仪的青年男子幽会。由此诞生了诸多浪漫的故事,也让元宵节的爱情意象更深入人心。

    元宵思念浓,浪漫醉人心。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所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热闹非凡的元宵夜,凤箫声悠扬,月光流转,欢声笑语中,暗香浮动。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个心心念念的人,正站在灯火稀疏的地方。那一刻的惊喜与感动,浪漫了整个元宵夜,也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元宵吃汤圆,团团又圆圆。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宋代词人王千秋在《鹧鸪天·元宵后独酌》中写道:“翠勺银锅飨夜游,万灯初上月当楼。溶溶琥珀流匙滑,璀璨蠙珠著面浮。”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明月高悬于苍穹,人们手持翠勺,在银锅中舀起如琥珀般晶莹剔透的汤圆,那汤圆在勺子中轻轻滑动,又似璀璨的珍珠,漂浮在汤面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弥漫着家的味道。正如宋代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里所展现的画面:“今夕知何夕 团圆事事同。”元宵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碗热乎乎的汤圆,那是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味道。里面有母亲忙碌的身影,有童年美好的回忆。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又是一年元宵到,暖黄色的灯光下,家人团聚,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闹,大人们一边熟练地搓着汤圆,一边唠着家常,温馨的氛围在屋内弥漫开来。阖家围坐,品尝着汤圆的甜香,欣赏着花灯的璀璨,沐浴着月光的温柔,尽享新年的欢乐与温馨,期盼这一年诸事顺遂,平安喜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伏牛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经济
   第07版:文旅·综合
   第08版:视点
世界赠予我的
花灯映梦 元宵情长
诗词里的元宵记忆
饺子里的父爱
品味岁月里的花灯韵味
那风中的香
元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