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伏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直播平台成售卖烟花监管盲区
□邢承木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随着春节临近,烟花爆竹迎来销售旺季。与此同时,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安全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近日,有媒体记者在网络上发现,一些主播通过直播或发布短视频的方式,隐晦地推销烟花爆竹,并声称可以通过快递物流的方式寄到指定地点。为核实情况,笔者随机购买了两件产品,竟分别通过物流托运自取和普通快递送货上门的方式顺利收货。

    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挤压、碰撞、摩擦,极易引起爆炸和爆燃事故,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国《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实行许可证制度。以办理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为例,零售经营者主要负责人需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经营场所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张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等。此外,监管部门要对经营场所进行现场安全审查,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不予办理。通过这一套机制,可以有效增强烟花爆竹经营者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操作技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直播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商家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一些未取得许可证、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商家瞄准这一商机,在直播间、朋友圈等平台或明或暗地发布售卖烟花爆竹的信息,通过快递物流、自提、送货上门等方式进行交易。这种方式看似方便了消费者,扩大了销售范围,实则蕴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此类事故时有发生。如2022年1月,河南开封一名物流点工人在装卸货物时货物发生爆炸,导致装卸工人受轻伤,街边铺面门窗也被爆炸冲击波震碎。经警方调查,爆炸物品为摔炮。

    直播间、朋友圈等并非法外之地,用户发布信息应依法而为。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印发的《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特别明确,禁止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危险物品信息。邮政快递业也应严格遵守邮政法、《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禁止寄递危险违禁物品。

    针对新业态销售烟花爆竹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相关部门应与时俱进,进一步改进传统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执法方式,完善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消除监管盲区。同时,要加强追根溯源,彻底斩断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的利益链条。此外,应畅通公众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的线索,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处罚一起、曝光一起,形成有效震慑。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和风险警示力度,提醒商家和消费者注意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平台买卖烟花爆竹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尽享节日的喜庆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伏牛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要闻·金融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视点
“两高”联合发布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
早教课退钱难,法院判了!
聚焦主责主业 提供法治保障
拧紧监管场所“安全阀”
安全检查再发力 站好节前“平安岗”
亮剑护“薪”安
跟进监督化解农民工忧“薪”事
莫让直播平台成售卖烟花监管盲区
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