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伏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年是新年的“彩排”
□吴若雨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老舍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腊月二十三,离过年只剩一周,人们开始备年货、扫尘、祭灶,因而被人称作小年。

    1月20日,一大早天还未亮,三门峡的大街小巷便有了动静。集市上,摊贩们早早摆好了摊位,灶糖有长的、圆的,一口下去,酥得芝麻落一地。“过了腊八,便开始掰着指头盼小年,剪窗花、烙祭灶饼、做灶糖,年味就是这样慢慢积攒起来的。”正买灶糖的王阿姨说着,一旁的小孙子已经把糖送入口中,牙齿被粘得难舍难分。

    长久以来,三门峡浸润着豫西地区的岁月烟火,大家对小年祭灶总是怀着虔诚与珍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是三门峡人家墙上从小念到大的字句。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王春生回忆,儿时每至腊月二十三前一天,母亲便会忙碌起来,发上满满一盆面烙祭灶饼,饼子有圆的有方的,那是灶王爷上天路上的干粮,有的人家还会给灶王爷的马匹备好清水、草料。

    王春生表示,在豫西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安史之乱时,豫西一青年随军平叛,三年未归,老父踏上了寻子路,途中遇一光脚老人做伴,至军营附近,老人透露敌军将突袭,阎王爷令他取营中100人性命。老父赶忙跪地哀求,恳请放过其子。老人便授以计策,让其至军营佯装重病,使儿子留下照顾,如此,方能躲过一劫。老头再三告诫,此事不可外传。然而,两年后的腊月二十二夜,老父对老伴透露了此事,被灶王爷听闻。次日,灶王爷上天汇报,玉帝大怒,带走光脚老人与老父之子。所以,人们知道了,灶王爷会于这日上天,向玉帝详述人间一年之事,直到初一五更,再悠悠返回凡间,庇佑着千家万户平安喜乐,五谷满仓。

    从那以后,每到小年,灵宝、卢氏,还有洛阳栾川等地的百姓,一早起来就会吃用麦芽做的灶糖,把糖涂抹灶王爷画像的嘴上,期望灶王爷上天“嘴甜”点。在三门峡,小年吃饺子也是习俗,饺子两端上翘,形似金元宝,寓意着来年平安富足。

    王春生说,关于小年的民间传说形形色色,但在百姓心底对年的朴素情感是一样的。小年的传说和规矩,是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伏牛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要闻·金融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视点
我的春运记忆
儿时的“春晚”
剪纸里的年味
过年是过一种心境
小年是新年的“彩排”